“首先,我得解釋一下與子同袍之所以會拿到這麼多名額不是因為我偏袒,而是與子同袍在發展的過程中確實聚攏了大部分高戰。”
“這其中有不少都是從其他幾個州流浪過來的。”
“就拿江東本土的壓路機起重機推土機碾碎機四個團,200人有179個人獲得征服。”
“如果去掉額外加分,將會有158個人獲得征服名額,差距大嗎?”
“不大,所以造成這種名額分配懸殊的原因是高戰確實集中在與子同袍,戰力也確實強;我想你們在練兵的時候應該深有體會。”
“其次,有些人說的沒錯,我這人就是向著自己人。”
“我來2224區時,只帶了不到四十號人;好在我帶來的兄弟給力,一統了江東。”
“而我當時的困境是,北面是小強青州,西面是不比我弱多少的江西,西北面還有一個傳統豪強益州。”
“我當時有想過聯合其他盟對抗戰盟,因為我知道這種備戰盟是什麼造型。”
“我和我的管理發出的資訊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敷衍,幾個州基本上不是已經做好了躺倒的準備就是準備坐看江東被覆滅。”
“大家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江東被滅,以戰盟後來的尿性,他們拿到了征服,2224區是不是就要完了?”
“雖然局勢不容樂觀,但是與子同袍的成員沒有被戰盟表現出來的強勢所嚇到,反而士氣高漲,在接下來的戰役中一次次完美的完成了任務。”
“先是閃擊擊潰江西,隨後又在青益的夾擊中正面擊退兩方。”
“後來雖然收了徐州和荊州的兄弟,但是主力還是他們;各種秒州府九級關卡,又在支援涼州的作戰中再次擊潰戰盟。”
“最後在全區大練兵時一個盟打全區一邊優勢一邊平局,整體佔據優勢。”
“與子同袍的成員都為是與子同袍的一員感到驕傲,而我更為能夠擁有這樣一群兄弟感到驕傲。”
“而我能夠成為全區盟主,與子同袍能夠成為征服盟,都是我這些兄弟的功勞;我為什麼不向著他們?”
“有人會說,一賽季就是個整合的過程,我不能只顧自己的兄弟;所有全區人將來更好的遊戲體驗,不應該偏袒自己人。”
“這話你們不覺得彆扭嗎?我換個場景表達。”
“公司建立初期,你沒日沒夜的忙碌立下汗馬功勞;後來公司發展起來了,老闆給你說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要把你跟剛入職沒多久的人同等對待;甚至嫌棄你年齡大了準備把你踢出去。”
“你會怎麼想,這樣的老闆你覺得有必要跟著嗎?”
“我再翻譯過來,我現在為了全區更好的發展,選擇同等對待;那麼到了二賽季、三賽季、征服賽季,我會不會為了收其他人把本區之前做過重大貢獻但是武將卡池一般的兄弟捨棄?”
“那你們覺得這樣合適嗎?”
“我反正認為不合適,可能有人會說我幼稚,同盟長遠發展更為重要。”
“那就算我幼稚好了,我覺得兄弟比勝利更為重要;或者說義氣並不是勝利的對立面。”
“相反,一個講原則,把同盟的人當做自己兄弟的同盟更容易獲得勝利,就如同當年紅軍戰勝國軍一樣。”
“最後我想說:
現在,你們都是我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