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一年級的課程一般為上午9:00一10:00安排兩門課,中間沒有休息時間。
當然,要上茅房可以跟老師彙報,這個是應許的。
10:10一10:40安排的是一些音、體、美、勞作課。
下午2:30一3:00國語為主。一節課半小時,便於照顧低齡兒童注意力不能持久及好動的特點。
一年級開始以國語課為主,一週有10節左右,其次是常識課5節,算術、體育、音樂各2節,大字、勞作、圖畫各1節。
星期六不休息,照常上課。
星期天才有休息。
張可可如今十四歲,按照虛歲算十五歲了。
像她這麼大的孩子還來讀初小,在民國還是很常見的。
但一般都是在私塾。
畢竟能在正式新式學堂讀書的家庭,財力都不錯,不會讓孩子這麼大才來讀書。
教張可可他們的是位五十多歲的前朝老秀才,年輕時候他還古板正直,意氣風發。
結果……
世道艱難,戰亂不止,老秀才回了老家。
為了生活,做了學堂老師。
開始別人塞錢給他,他打心底是抗拒的。
幾年過後,老秀才也變成了當初自己厭惡的人。
明裡暗裡幫張可可三人補習了一天的課程,直到下午三天下課,他才長呼一口氣。
張可可和李大丫雖然年齡有點大,但好在很是聰慧,學什麼都快。
李二娃嘛,也不算差,但他只能評價,不算笨,學習能力一般。
“按照這樣的進度下去,再幫張可可和李大丫暗自補課幾天,她們就能跟上其他同學進度了。”
“李二娃,再補習個十幾天也差不多了。”
畢竟一年級的課程,還是很簡單的。
只要不是天生愚笨之人,一般上課認真聽講,都能跟上學習進度。
放學後,一大群年齡大小不一孩子一窩蜂的湧了出來。
張可可三人出了學堂,就見門外有很多馬車和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