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影視世界從彌留之國愛麗絲開始> 第九十五章新式學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五章新式學堂 (1 / 3)

民國時期的小學叫新式學堂,初中叫初級中學,高中對應高階中學,國立XX大學,私立XX大學,後者都為大學。

只是分為國家開設與私人開設的區別。

任家鎮光是新式學堂就有兩家,分別在東邊區域與南邊區域。

高成特意打聽了一下,東邊新式學堂那家比南邊比新式學堂的學費貴了將近三倍。

南邊區域平民百姓多,在這個學堂上學的孩子,基本都是過得還算可以寒門子弟,所以學費才便宜。

而東邊新式學堂,能在這裡上學的學生,基本都是家裡頗有資產或富裕家庭的孩子。

兩家新式學堂學費分別為,6塊大洋與2.2塊大洋。

我們現在的義務教育是九年制:小學六年,初中三年,全部修完,義務教育才算完成。

這個時期的民國也有義務教育。

不過,現在還不叫義務教育,叫“強迫教育”,意思是官府逼著家長把孩子往學校裡送。

就算如此,學費也不是免費的。

要交錢。

拿任家鎮南邊的新式學堂來說,每年學費兩塊二銀元,但如果在學堂住宿,每年還得額外交一塊二銀元。

為什麼要強迫孩子們去讀書認字呢?

那是因為這個時期,國力薄弱,出現了多個軍閥割據一方的局面,這些軍閥主觀上為了提升自身的軟實力,比較重視教育,客觀上也促進了當地教育的發展。

這個時期的義務教育的年限要求比現在低:小學一畢業,義務教育就算完成了,至於念不念中學,官府就不強求了。

任家鎮除了這兩家新式學堂外,還有幾家“私塾”。

私塾在這個時期的比例非常高。

畢竟能上的起正式學堂的家庭還是非常少的。

私塾教師一般也就是前清的舉人、秀才,或者立志從事教育的當時的大學生或者中學生,這樣的私塾每年學費非常低,大約是隻有半個銀元或者80枚銅元。

而且教學時間靈活,有時間孩子就可以去,沒功夫孩子幹農夫,老師也不攔著,甚至幾升小米就可以讀私塾。

甚至還有外國的基督教或是天主教,開設新式學堂或中學。

而且在這裡面讀書,基本不用學費。

當然。

課本費還是要交的。

不過,如果孩子在教會開設的學堂讀書,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得學聖經,還有西方的生活習慣於語言。

相當於被老外洗腦。

而且是從小就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