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驟雨初歇,一個震驚所有人的訊息如同風暴一般在安縣這座古樸的城池中席捲開來。
——吳家被抄,吳忠承被捕入獄。
昨晚的行動並沒有刻意瞞著安縣城內的百姓,許多親眼見過那支肅殺隊伍的人多半是猜到了的。
可當人們真正看到吳府大門上貼著的兩張交叉的封條,以及兩個傲然挺立的衙役時,那種顛覆一切都感覺仍然粘連著所有人。
吳家在城內是什麼分量的存在?
第一豪商、家資萬貫、僕從遍地、不懼官府……
這樣的狠角色居然只用了一晚上的時間就這麼被那位大鬍子縣令給踹翻了?
風暴持續醞釀,往更深更遠處滌盪。
被吳家欺壓過的百姓、商賈無不彈冠相慶,被大雨沖刷過的街道上隨處可見有人高聲大笑,小商小販湧上街頭,酒樓、勾欄人滿為患觥籌交錯,肆意宣洩著噴薄而出的巨大喜悅。
那個曾經被吳家逼到舉家自焚的破敗小院的一處牆角,也堆疊著一簇還未燃燒殆盡的紙錢,在微風中搖曳……
縣城中狂歡進行的同時,也有人持續關注著吳家被抄的真正原因。
而這個原因,直到下午時分,才被幾個衙役用一張紅紙鋪在了告示處。
衙役方才離開,告示欄前便擠滿了人影攢動的百姓。
這時的文化普及率低的可怕,認識字的百不存一,但很快便有一個讀書人將告示上的字念出來。
官府給出的原因之中沒有關於任何白蓮教的線索,只是列舉了吳府三十幾件欺行霸市的行徑和被吳府逼得家破人亡的六樁慘例。
讀書人唸完,人群靜了一瞬,緊接著便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叫好聲。
張濤‘青天大老爺’的敬稱,也隨著這張告示的張貼,霎時間便傳遍了整個安縣。
縣衙後堂。
聽著衙役們傳回的關於城中百姓諸多反應的訊息,秦時笑了起來:“張兄,這下子你可威風了。”
坐在對面的張濤也不禁有些得意起來:“哈哈,虛名虛名,還要仰仗秦老弟獻策之功啊,哈哈哈……”
這次針對吳家的計劃確實是秦時提出來的,一開始張濤多少有些猶疑,畢竟吳家屹立於安縣三十多年,到底有多少暗中勢力都不清楚。
可秦時一向信奉前世中一位偉人的戰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既然吳忠承敢透露出白蓮教的訊息,那就證明他篤定官府不敢動他,以此要挾或作為拖延時間的手段。
但秦時偏不如他的意,這不是賭氣,而是秦時經過反覆考量得出的結論。
一來,雖然安縣盛傳吳家不懼官府的流言,可那是因為張濤抓不到吳家的把柄且雙方矛盾沒有真正擺到檯面上,並不是張濤真的不敢動他。
二來,吳忠承既然耍這種狐假虎威的把戲,其背後必然有所圖,秦時不立刻動手,難道還等著過年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秦時希望能借此機會一舉拔除吳家,白蓮教斷了一臂之後能夠就此收手,真正打過來的話,秦時還真沒必勝的把握。
但很可惜,被吳康恰巧逃過一劫,這種情況下,秦時這邊的佈置便要加快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