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李邦武決心辭去公務,不打算回南京覆命,遂與白清逸、袁霸、牛飛結伴入京,相助飛龍兄妹。哪曾想,四人入京之後,得知兄妹尋仇未果,逃出京城杳無音訊。四人逗留京城,數月之後,終於打聽到兄妹訊息,遂又日夜兼程趕往延州。
四人飛馬急馳數日,來到延州,遂入城打探訊息。走了一陣,見路邊一字畫小店,店鋪不大,來客也少,門首貼一對聯,上聯“荷花莖藕蓬蓮苔”,下聯“楊柳枝松植樓榭”,白清逸當先走了進去。店家也是年輕書生,見客至,顯得並不熱情,只冷冷地說了幾句,便讓客人自行觀看,若有中意的字畫,再作商議。白清逸本要打聽陳飛龍訊息,卻被店內所見吸引,只見牆壁之上掛滿名家字畫,有《肚痛帖》、《海天落照圖》、《遊春圖》。白清逸一一鑑賞,忽又看到《蘭亭集序》,不由一喜,忍不住伸出食指,依著上面的字小心臨摹、勾勒,只覺一點一橫一撇一捺都極其秀麗,不禁嘖嘖稱奇:“妙哉,妙哉!若非名家字畫全彙集於此,實難分辨真假。”
店家問:“小生全憑臨摹名家字畫賺些碎銀,這位兄臺可有看中的字畫,買下一副?”
白清逸道:“字畫雖好,卻是贗品,要之有何用?”又問:“兄臺可有自家的真跡?
店家慚愧道:“小生也胡亂作些字畫,豈敢獻醜?”
白清逸道:“兄臺過謙,還請取來觀看。”
店家遂取來自己所畫,乃一副水墨花卉圖,右上端空白之處題兩行草字——碧葉垂清露,金英側曉風。白清逸見之大驚,讚道:“此畫筆墨放縱,別有風格,敢問閣下名諱?”
答曰:“小生姓陳名淳,字道復,長洲人士,去年來延州探親未果,流落此間,只好暫且開了這一家店……”
白清逸亦報了姓名,指著陳淳的字畫道:“以陳兄之才,何須臨摹名家字畫,仿得再好,丟失了自家風範,為何不自創格局?”
正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陳淳感激地道:“聞白兄之言,使吾醍醐灌頂也,請幾位入內堂,小生當以濁酒酬謝。”
白清逸與陳淳把酒論道,暢談古今,又對朝堂政事,直抒胸臆,二人相談甚歡,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李邦武打斷二人,出言詢問陳飛龍兄妹之事。陳淳知無不答,講了法場變故,陳飛龍等人逃到飛雲莊,又告知了飛雲莊具體位置。用過酒菜,四人告辭,臨行前,陳淳以畫相贈,白清逸收下《水墨花卉圖》,視若珍寶,後流傳於世不提。
時值冬末,四人出城片刻,正巧迎來一場大雪,但見萬里彤雪密佈,空中瑞祥飄簾,才過了半柱香工夫,天地皆白,白清逸豪情湧至,脫口而吟: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李邦武心情舒暢,遂也吟了一首: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飄私自憐,
一離京洛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