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經歷了一場鏖戰終於在壽春大敗袁術,但張繡卻聯合劉表趁曹操遠離許都之際進擊中原,襲擊了許都,曹操只能親率大軍回救許都,這便是第三次征討張繡。
經過一片麥田時,村民們正在收割麥子,看見不遠處浩浩蕩蕩的曹操大軍立即驚呼道:“曹操大軍來了!快跑!”
隨即,村民們便呼啦跑光了,曹操見狀,細觀了一下這一大片的麥田,隨後道:“傳令下去,如今正是秋收之際,禁止大軍肆意踐踏麥田,如有違令者,斬。”
傳令的將士拱手道:“是!”
隨後,曹操大軍便很小心翼翼的踏著麥田,曹操騎在戰馬上,一切都很安然無恙,就在踏過麥田的半路途中,曹操的馬匹不知受了什麼驚嚇,突然長鳴一聲,便不受控制的跑了起來,踐踏壞了很多麥子,曹操驚魂未定,趕緊用力拉住韁繩,戰馬昂首嘶鳴,隨後便停下了。
曹操回頭望去,見自己身後很多麥子已被踩踏,在看所有將士都在看著自己,曹九生也從車上下來,一臉擔憂的看著他,曹操淡淡說道:“行軍主薄何在?”
行軍主薄站出來拱手道:“丞相。”
曹操道:“我踐踏麥田,以軍規該當如何?”
行軍主薄看看曹操,道:“呃……當斬。”
曹操道:“來,斬我的頭。”
行軍主薄連忙拱手道:“丞相豈可論罪?”
曹操道:“我與眾將士都一樣,且治法犯法,為何不可論罪?”說著曹操拔出了腰間的劍,眾將士見狀連忙都跪了下來,喊道:“丞相!” 隨後一群人就要上前攔住曹操,曹操大吼道:“眾人休動!”
一群人趕緊停了下來,曹操道:“不治我罪,難以服眾!”
郭嘉這時拱手道:“丞相,自古《春秋》就有規矩,法不加於尊,如若丞相自尋短見,眾將士又該如何?” 隨後眾將士又齊聲喊道:“丞相!”
曹操看了看他,思忖了片刻,道:“既然《春秋》有法不加於尊之義,我姑且免死,我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隨後,捋下來了自己的一縷頭髮,拿劍割下了那縷頭髮,道:“軍令如山,我割發代首。”
郭嘉看著曹操,割下來的頭髮在曹操手中隨風飄逸,郭嘉的眼中露出了欽佩的目光,低聲道:“丞相……”
曹九生看著曹操,笑了笑,便又回到了車上。
而第三次征討張繡,比前兩次都要容易,曹操大獲全勝,但張繡依舊有能力和曹操繼續抗衡,可張繡的謀士賈詡卻勸說張繡投降曹操,賈詡認為在打下去將會對張繡極其不利,不如現在降曹得到的待遇會更好,張繡很不情願,畢竟自己害死了曹操的兒子與愛侄還有愛將典韋,如果降曹他恐曹操報復自己,這時袁紹的使者送信給張繡,誘張繡來他的帳下,賈詡當著張繡的面就對袁紹的使者說道:“袁本初連自家兄弟都容不得,安能容得下他人乎?”
張繡聽完急忙打圓場,袁紹的使者走後,張繡問賈詡為何願降曹不降袁。
賈詡道:“其一,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其二,袁紹強盛,但我若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操不及袁紹,我若從之,必當歡喜,其三,曹操有霸王之志,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願將軍好生思忖在做定奪。”
在賈詡的勸說下,張繡思忖再三,最後還是選擇降了曹,建安四年十一月,張繡歸降曹操,沒想到曹操果真不計前嫌,反而對張繡以禮相待,並拜楊武將軍。根本不提過去的事,又表賈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因冀州未平,留司空軍事。
曹操知人善舉,具有政治大家的風度,殺子之仇雖大,但曹操更看重的是整個天下,這便是曹操的過人之處。
張繡一事平息之後,袁紹給曹操書信一封,欲討好,曹操看罷書信很是不屑,在帳中,他對眾將士說道:“袁紹本欲趁我討伐張繡時,襲擊許都,如今見我大勝,又書信一封巧言令色加以遮掩,如此不義的小人,我欲討之,諸君有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