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消融,又是新年。
大夏,太初曆三年。
金鑾殿上,群臣討論之聲激烈,開口閉口所講之事,具都是有關於楚國的政事。
“陛下,楚國新定,那些舊臣不過是前朝之士,眼下我大夏發展如同井噴一般,所湧現的有才之人數不勝數,是否需要多派遣些人才,前往楚地輔政,以使國體更加安定?”
太師陳昭上前進言,語氣中帶著恭敬道。
時至今日,對於這位端坐於金鑾殿上的皇帝陛下,整個大夏,幾乎是無人不服。
短短三年從一介北地封王,一路勢如破竹,統一三國,這等偉業歷數大夏往前列祖列宗,都沒有一人做到。
能見證自己所處的王朝,變得越發繁榮昌盛,向著榮光進發,無疑是一件幸運的事。
因此諸如陳昭等臣,早已是心悅誠服。
他這一番所言,也是不無道理。
畢竟楚國新定,為了以防動亂,以夏臣遣去楚境協調管理,總不會出太大差子。
不過關於此事,洛離心中早有打算。
“楚國新定,偌大王朝各項政事,若是盡都由大夏之臣去往治理,不一定就是好事。”
“強龍難壓地頭蛇,況且朕已平定楚境,那方圓之外,便皆是我大夏之土,楚臣亦是夏臣,儘可用之。”
“太師之顧慮,朕心中清楚,統籌全域性自然需要有國之柱石前往坐鎮,這點朕早已考慮過了。”
“商卿。”
洛離手握卷軸,言語中露出淡淡威嚴。
皇朝氣運越發昌隆,對於元天古劍和自身之道祭煉的越發深刻,洛離如今周身,早已有人道氣運附庸。
區別於普通的武道天象,洛離現在的大道,可謂是合萬民之力,哪怕是有境界超過他的高手前來,也未必能壓服他。
心中有象,不怒而自危矣,說的就是現在的情景。
即使眼下洛離話語仍舊溫和,一如當年般使人如沐春風,可落在下方的諸臣眼中,卻幾如凌霄殿中的天帝般,口含天憲,神聖不可侵犯。
輕聲話語,傳入大殿每一個角落,清晰至極。
“臣在。”
一襲大理寺卿硃紅袍,面容剛毅嚴肅的商鞅,往前踏出一步,微微俯身。
“楚國之地,與我大夏接壤,相較於草原而言,民眾更加開化,因此改楚之政事,就交予卿負責了。”
“處理大夏法治兩年,朕已看清了卿的改變,想來不過一方楚國,自然不會難得倒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