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雙手,他的眸光就這麼看著下方躬身計程車子。
而沈秋聽完後,心中一怔,隨即抬頭,剛巧便與洛離對視到了一處。
君臣相視。
迎著洛離那漆黑如墨,看不出任何情緒的眸子,沈秋未曾猶豫。
大夏科考,為天下百姓開了一道通天之門。
而他沈秋,也是其中受益者之一。
所以在連過州郡縣三試,得到左白鹿賞識,被其帶入文道大門,他日修行可期後,沈秋對於大夏的忠誠,從來都不摻雜半分虛假。
在殿試之中,對著洛離所提的三道問題,每一道他寫出來的答案,都是發自肺腑的。
是以在洛離此言問出,這面容清秀的年輕人,當即臉上帶著認真,一板一眼的便對此回答道:
“若是陛下留微臣在此,只是為了問這道答案的話。”
“那麼臣的回答,依舊是和試題最後一樣。”
“我沈秋生於寒門,不過三尺微末之身,但得逢明君生逢盛世,幸得重用,因此縱使是天塌地陷,亦不改吾志!”
“身入草原,為我大夏定土開疆,非是沈秋投機取巧,實是我心中之期許與渴望。”
“因此若能以微末之能,得匡扶社稷之重擔,沈秋,萬死不辭!”
一言一語出,鏗鏘有力,真情流露。
看到這年輕人鄭重俯身一禮,洛離有些動容。
這年輕人說的是真的。
在他的神念感知下,此人的情緒波動近乎沒有,更沒有任何惶恐之下的撒謊與牴觸心理。
那文道修行而出的一縷浩然之氣,在沈秋這番言語之下,更是高漲不已。
自身之道不能騙人。
“很好!”
深吸一口氣,洛離沉聲喝道:
“朕開科考,正是為了大夏,將沈卿這等國之棟樑,心懷社稷之輩招攬而來!”
“你有此志氣,朕與整個大夏,甚欣慰矣。”
“本來朕還有些猶豫不決,但現在看來,倒是我多慮了。”
說到這裡,洛離停頓了下,似是在思考。
過了片刻,他方才眸光一定,繼續道:“剛過殿試,不能授予太高官職。”
“但朕可以允沈卿,駐北疆布政使一職,此職為朕特設,有於草原和北疆參政議政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