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正如左白鹿等人猜測的那般。
文華殿內,檀香嫋嫋。
可一個個士子在收拾好心情,接收到此次殿試的主考試卷之後,待到他們看清楚題目,一個個的面容上,或多或少卻都帶著幾分愣神。
這卷子之上,可謂是簡潔至極,通篇下來也僅僅只有三道字跡寥寥的題目。
但就是這三道題,卻是在眾多士子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動。
一百三十名文科學子,位於最左側末席的沈秋,看著卷子最開頭的首道大題,一貫認真的表情上,突然怔了怔。
只見卷宗上的首題,赫然便寫著:
“人有百技之長,方為萬物靈長,你認為自身最為擅長之處,為何?”
“無論是何領域,皆可暢談一番,無有固定答案,全憑內心便是。”
這算是什麼題目!
自幼好讀詩書,生有過目不忘之能的沈秋瞳孔微微瞪大,盯著這試卷首題反覆打量了片刻,方才確認不是自己眼花。
同時趁著間隙,他還偷偷的瞥了眼周遭參與考試計程車子,發現他們此刻的表情,大都比他還要誇張。
面上微微有些抽搐,沈秋深吸一口氣,握住那支作答的毛筆,卻又不知該如何去下筆。
當今陛下...果真是與眾不同。
沈秋心中略略苦笑。
不知為何,本來在他心目中位格極高的殿試,經過這題目的衝擊,卻變得好像並不那麼莊嚴了。
此題範圍涉獵之廣,所提所問之自由,想必根本不可能有人答不上來吧。
想到這裡,沈秋本來勝券在握的心思,不由得被沖淡了不少。
抵著筆桿,正當沈秋準備磨墨作答時,他的眼角餘光,卻又不禁掃了那剩下兩題一眼。
這一掃,沈秋差點兒連手中的筆桿子都沒握住。
當沈秋的目光帶著複雜,又仔仔細細的把那另外兩題打量清楚後,他才終於嘆了口氣,總算知曉到了,為何剛剛會有這麼多士子面色精彩,倒吸涼氣了。
繼首題開放性作答後,第二題,又是一道能叫不少人傷腦筋的題目:
“北伐已平,草原既定,百廢待興。”
“試問以大夏之角度,如何在最快最便捷的情況下,將草原融入到大夏的統治之中?”
這道題算是考策論,結合時政並不能令人有多意外,最多隻是有些太過大膽了些。
說起來,其實也算是在正常範圍之內。
但是第三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