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毫不猶豫的頷首,道:
“值得。”
接任燕刀門四十載,苦心經營,在整個雁門郡周邊都打下了偌大名聲,他梁仲儒這一生戰戰兢兢,奉行仁義之道,終是讓之前門庭衰微的小門派,有了些許興盛的苗頭。
一生修武,所求為何?
無外乎平心中一口意氣罷了。
當年梁仲儒將梁華逐出師門,是因他行事太過張狂,不遵禮數,與燕刀門所修之刀不符,所以即使知曉這名弟子修行天資橫溢,有宗師之才,梁仲儒也毫不猶豫的便叫其離開了扶風,沒有半點後悔。
因為他曉得,梁華此子性情桀驁,不適靜修,燕刀門給不了他宗師之道。
他想要成就宗師,只能靠著自己。
這一送,送出了一位名震江湖的大夏刀狂,也正因如此,梁仲儒才被整個大夏笑話,笑話他燕刀門有眼無珠,不識大才。
可外人,又怎能知曉其心中所思所想?
教不了,就是教不了,忍不了,也是真忍不了。
一如他當年拒絕了那位如日中天的北涼王邀請,拒絕讓自己門下的弟子去北涼軍中效命一樣。
梁仲儒有著自己內心的操守與規矩,只要碰觸到了這條線,權與力,皆不能讓他改變底線。
他認為,一名刀客,應該有著自己的執著,就如他那已經被逐出師門的大弟子梁華一樣,得曉得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樣的道路。
而這,也是為什麼北蠻犯境,甚至已經攻破了扶風縣城,他也不願離去的原因所在。
人老了,總是會對故鄉有幾分留戀。
梁仲儒這一生,唯一的一大遺憾就是沒能成就先天,看看那屬於武道中三品的風景。
眼下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紀,那早年還有幾分不服輸不服氣的心氣,也已經散的差不多了。
人歲過五十,狀態如山崩。
氣血衰敗,肉體鬆弛,狀態一日不復一日,即使悟道先天,也沒能力做到將真氣貫通百脈,開闢神海丹田。
這麼多年下來,這份遺憾一直埋在梁仲儒心裡。
活了大半輩子,說實話也活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