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之所以有如此恐怖的收益。
後面陳楚默也說了,能夠取得這般傲人的戰績,主要得益於見證者科技獨有的資源。
換句話說,在藍星上,除了第一資本,也不會有第二傢俬募有機會投這些註定將被歷史銘記的偉大企業。
尤其是,這些企業還都在襁褓之中,比如星星出行,A輪融資都沒有,何談上市後,你去買它的股票。
等於就是痴人說夢。
就像很多資本家對於華威,那是垂涎欲滴啊,但也就是看著流流口水,買一些合作的上下游產業鏈。
雖然這麼多年也有一些合作商市值上了近千億,但畢竟還是邊角料罷了。
所以,這種收益率雖說令人心驚,但又是合乎情理的。
並且,陳楚默也說了,明年的預期是在50%左右,大機率會在30%,這樣看來,還是可以接受的。
這可不是低的讓人可以接受。
而是高的,我們確實能接受,因為在座的都是各個家族的精英,自然明白這個世界的金融法則。
高收益就是對應高風險。
不可能有意外。
當然,這條對於陳楚默來說,還真不是鐵律。
因為,他是掛逼啊!!!
......
臺上正當李宗榮和陳楚默談笑風生之時。
臺下現場就直接沸騰了,氛圍瞬間就被金錢點燃了,要知道,要是幾百上千萬,每年5%的收益,看上去也就那麼回事。
但是,在座的哪個分支不是億萬身家,以億美金來計算的,財富的增值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所以,一般絕大多數投的是各國的債券,主權基金。
不過,這幾年新加坡的主權基金也就那麼回事,連續三年也就堪堪和GDP的增速差不多。
聽說鷹洲有幾個機構的對沖基金做的不錯,年化能夠達到5%以上。
但是,不敢投啊,畢竟美國是出過金融危機的。
哪怕是不帶槓桿,給你腰斬過後,你怕不怕。
所以,別說大資金不怕虧錢,其實大資金最怕虧損,就像之前的一個凡爾賽成員所說的。
我每年就買點債券和主權基金的低風險組合,每天花一萬,哪怕算上3%通脹,我這錢也夠花1500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