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所有人都認為這個年輕人可能是上帝的寵兒,或者說他的背後站著即將復興的華夏文明。
但是。
他作為外星文明的受益者,得出了一個恐怖的結論,那就是這個叫陳楚默的年輕人,可能擁有第二艘類似諾亞號的物體。
恐懼往往來源於未知!
尼古拉斯緩緩的爬出了冷凍倉,活動了幾下仿生機械臂,冷冷的答道。
“馬索斯,諾亞文明近萬年來,對這片星域只派出了我這一個訪問者,所以,不可能有第二艘諾亞號,你所說的量產石墨烯技術,雖然以人類文明的技術。
在十年內理論上不可能成功。
但是,一些邊角的發現也是有機會的。
你看到的,有可能只是一種閹割版的技術。
就像19世紀,電能已經被發現了,但是沒有我發明了交流電,人類能有如今的盛況?”
馬索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但是在內心深處,他還是疑慮重重。
謹慎起見,他還是透過隨身碟,將那篇陳楚默發表在《物理學報》上的論文,傳到了智腦中。
然後說道。
“老師,您看看吧,如果真像你所說的,那算是我多慮了。”
尼古拉斯嗯了一聲。
然後在冷凍室內的智腦顯示屏上查閱起了這篇論文。
只看了一個開頭。
尼古拉斯腦中已經是驚濤駭浪了,這篇論文的思路很簡單。
就是用碳炔去切割石墨,以物理的手段去採集高純度石墨烯。
但是,石墨烯量產的技術並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反而是碳炔的量產。
要知道,諾亞文明作為一個三級河系文明,發展的時間長達10萬年。
才在1萬年前的科技大爆發中,由一位大師級的科學家,成功研發出碳炔量產的技術。
諾亞文明從而大規模製造出能夠承受超光速飛行的碳炔飛船。
他,尼古拉斯才有幸作為一個訪問者,前往這片星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