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巨大的衝壓機器有四組,多層薄鋁合金板材透過機器人手臂在四組機器裡依次衝壓傳遞,就能生成各種不同形狀的金屬零件。
10分鐘過去了。
陳楚默和幾個人快步跟上,只見在連線車間,一個大號的機械臂把光禿禿的車骨架吊在半空中,大概離地有1米多。
鋁合金顏色是純銀色的。
亮的讓人晃眼。
下面就是連線車間。
陳楚默站在邊上,細細的觀看著全過程,目前的第二個步驟是車身元件的連線,這個流程幾乎也是由機器人完成的。
車骨架的四周圍了八個機械手臂,正不斷的給車進行打磨,加裝地板,車頂,輪轂,等等。
這個過程十分迅速,幾乎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整個星動車開始不斷的飽滿起來。
就像一個人一樣,本身啥的也沒有,只有身體,雖然給他按上了腦袋,手臂,腳。
15分鐘過後。
碩大的機械臂又拎著星動X的主體跑了,進了一個噴漆的車間。
這輛車是紅色的。
隨著。
“唰,唰!”
不到10分鐘時間,整車噴漆已經完成。
“多久了?”陳楚默問道。
他都有點跑累了,這前三個車間還真不是人乾的活,目前國內的生產線多數是半自動的。
這些基本全自動的生產線是星動超級工廠花大價錢從國內外收購的。
加上超級工廠,一共花300億人民幣,很多生產線,別人不肯賣,在陳楚默的授意下,丁開元就是硬生生的砸錢。
“1個億不夠?”
“2個億。”
“5個億,一口價,賣不賣。”
由於2015年,全球的電動車市場並不不景氣。
就這樣,歐美巨頭汽車廠家也是十分不情願的賣掉了這些即將停產的生產線。
對於歐美來說,這是歧視,但是又不能和錢過不去。
而對於見證著新能源的來說,少了一條汽車生產線,導致產能下降,就是意味著本應該自己揣兜裡的鈔票被別人賺走了。
最後一部,也是人力用的最多的一部。
電機,電控,電池還是有機器安裝。
但是車身每前進十米,就有兩個工人坐在自動的升降座椅,安裝前後座椅,方向盤,中控螢幕,安全氣囊等主要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