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將老夫人送走了之後。趙夫人才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們父子,“這才發生沒多久的事情,戶部尚書這麼快就到皇上那兒告狀了?你們不是剛去李家嗎?”
趙秉德咳了一聲,“不這麼說,老夫人怎麼會善罷甘休。”
“那李大人真的不計較了?”趙夫人給他們父子斟了兩杯茶,低聲問道。
趙言鈺說。“幸好是李大人,不然這件事沒那麼容易解決,我們已經賠罪了,李大人答應不去報官,但要大哥親自去道歉。”
“就不知道御史會不會將這事上奏到皇上面前。”趙秉德說。
“你們父子究竟在擔心什麼?”趙夫人問,“擔心皇上將我們趙家當成第二個慕容家嗎?還是你們想太多了。”
“只是不想成為風浪尖上的人罷了。”趙秉德說。
實際上,從四皇子這件事他們總算看出皇帝其實是個心狠手辣且多疑的人,這時候是信任器重他們,下一刻呢?小心駛得萬年船,不出風頭不謀權才是求生之道。
趙言鈺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
……
不出趙秉德所料,果然有御史將趙言峰強搶歌女,打傷李英泰這件事上了摺子,直道趙秉德縱容家中子弟在京都胡作非為,仗勢欺人,皇上看過奏摺,便將摺子壓了下來,下朝之後,將趙秉德叫去了御書房。
戶部尚書李大人也在場,皇上先是當了和事老,然後讓趙秉德要好生約束家人的行為,京都處處都有御史的影子,別讓家裡影響了自己的仕途。
又問了趙秉松父子的差事。
雖然問的話都很簡單,趙秉德卻聽得背脊生汗。
皇上的意思他是聽出來了,他這是不希望大哥一家子留在京都啊。
是怕趙家會慢慢壯大勢力吧。
趙秉德回到家裡,叫了趙言鈺和趙秉松到書房商議,將皇上的意思說了出來。
“皇上……這是要開始打壓趙家了?”趙秉松詫異地問。
雖然不明顯,但的確已經有這個風頭。
趙秉松忽然就不願意留在京都當官了,又不是當什麼大官,雖然在京都有自己的兄弟,但卻要小心翼翼。不可行差踏錯,做人多累啊。
說不定一個不小心還會惹禍,最後連累了整個趙家。
趙秉松想通之後,立刻找了藉口離開書房,留下趙秉德父子二人。
“父親,皇上這是有意要讓我們暫避風頭麼?”趙言鈺問,在他看來,皇帝是個很精明的人。如今最能依仗的就是他們父子和齊家,趙家和齊家又是姻親,皇上就算真的要打壓,也不會在這個時候。
“皇上的身體越來越差了。”趙秉德低聲說。“今天瞧著他的臉色,已是灰白。”
所以,在新帝登基之前,皇上不能讓任何一方有能力威脅到新帝。
趙言鈺理解皇上的做法,“打壓,然後再提拔,皇上就算病了,腦子也不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