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之上> 第一百零九章 質量轉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九章 質量轉移 (3 / 3)

可惜,此刻對於“暗物質效應”的研究仍舊不夠透徹,許正華手中並沒有暗物質營造出物理定律,或者和正常空間互動的詳細模型。這導致他無法從理論層面對其給出預測。但這不意味著人們對此毫無辦法。

許正華抓起了電話。

“展開排查吧。”許正華沉聲說道:“在黑幕脫離穩定狀態,開始向地球靠近的那一刻,或者之前一段時間,我們的地球,或者地球所處的這片空間,都發生了什麼?”

“排查的標準是什麼?”

一段時間之內可以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小到一個人吃了一個饅頭,大到太陽之上的某些變化,深空的一次星球撞擊,乃至數十億光年之外某些河系的某些變動,太多太多了,必須要制定一個排查的標準。可是因為沒有描述暗物質效應的詳細數學模型,無法從理論層面給予預測,這個標準又實在不好確定。

沉死了片刻,許正華道:“標準麼,就以一定的質量轉移來劃分吧。嗯……一萬噸。”

質量,或者說能量——反正兩者都是同一種東西——是宇宙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物理量。這個物理量,與暗物質效應產生相互影響的可能性最大。當然,也僅僅只是可能性最大而已。

一萬噸這個標準的制定,也充滿了隨意性,沒有任何資料和邏輯作為支撐。

但許正華此刻只能做到這個程度。

“好。”

一萬噸這個數字看似很大,但其實一點都不大。就比如一次水庫洩洪,一次河流改道,一棟樓房的坍塌,一艘船的航行,洋流的某些運動,一次並不算大的風,都可以造成遠超一萬噸的質量轉移。

如果算上地球之外,那需要統計的事件數量就更多了。

更何況,還有許多事件已經無法統計。畢竟時間已經過去了太久。

並且,事件統計出來之後,對其進行的後續分析也充滿了隨意性和主觀性。原因同樣是缺乏描述暗物質效應詳細數學模型的緣故。

用大海撈針都不足以形容這次排查過程的艱難。

但這,卻是許正華以及眾多科學家們能找到的唯一一個有希望靠近真相的辦法。僅僅只是有希望而已。

在世界政府相關部門的組織之下,數十萬具備較高科學素養的科學工作者投入到了對這眾多事件的篩選之中。這件事情也佔據了許正華極大的精力。

但一個月時間過去了,除了一大堆似是而非,看起來可能和黑幕異常有關,但卻沒有任何證據證實的疑似事件之外,人們一無所獲。

許正華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這是在浪費時間。

不解決最根本的問題,試圖依靠運氣和直覺,如同大海撈針一般恰好碰到真相,實在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奢望。

那麼,向“暗物質效應的詳細數學與物理模型”這個堡壘,發起進攻吧。

放下手中的檔案,許正華下定了決心。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