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回應他,但姜玉蘭發現,有幾個人在莫鴻山這句話後,似乎流露出了一絲若有所思的神色。
甚至連她自己心中都開始矛盾起來了。
黑河一號地下基地,正華實驗室。
許正華仍舊在思考那個困擾了自己許久的問題。
當理論計算與現實觀測出現不符的時候,很顯然必然是理論錯了。不可能說透過理論計算出一隻貓應該是一條狗,它就要變成狗。
貓只會是貓,永遠不會變成狗。
但是……究竟哪裡錯了?
許正華再一次陷入到了那種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但卻無論如何都找不到錯誤之處在哪兒的困境。
上一次,他透過證明救世者文明科學資料至少是不完善的,來解決了自己的困境。可是這一次又該如何解決?
救世者文明的科學資料有可能是錯的至少是不完善的,可是實打實的觀測資料也會錯麼?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連續數天的苦苦思索毫無所得之後,某一個瞬間,一個十分危險的念頭忽然間出現在了許正華心中。
這個念頭,這個想法很危險,十分危險。理智告訴許正華,不要去想,不要去計算,不要去嘗試,但他卻像是著了魔一樣,控制不住的反覆思考著這個念頭。
如果……這一次我仍然沒有錯呢?
如果錯的不是我,而是太陽呢?
身為一名傑出優秀的科學家,基於一名科學家的基本素養,他知道,這種荒謬的念頭有多遠就該扔多遠。順著錯誤的基礎繼續研究計算下去,只能走進死衚衕,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與精力,甚至有可能將自己的整個研究思路帶偏。
但他還是控制不住。
於是鬼使神差一般,他以這個已經被現實觀測資料證明為錯誤的物理模型為基礎,開始了進一步的推演與計算。
他就像是在玩一個異常危險的遊戲,明知道下一步就可能是萬丈懸崖,但卻控制不住,無法自拔的想要走下去。
於是,一個迥異於現有恆星模型的模型漸漸顯現出了輪廓。伴隨著相關資料的不斷新增與完善,那個原本模糊的概念漸漸明晰了起來。
望著螢幕之上與白紙之上的一行行字元,許正華心中有一些難以言表的滋味。
在錯誤的基礎下,它是絕對正確的。這一點許正華有把握。但很可惜,它並沒有什麼用處。
它是一顆誕生在物理定律與現實宇宙有一些差異的另一個“宇宙”之中的恆星,如果存在那樣的宇宙的話。
在那樣的宇宙之中,恆星應該是這個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