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知道他們下一次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自殺,誰也不知道能不能再一次救下他們。
“我們發現姜女士似乎有十多年的抑鬱病史,一直在服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但是你也看到了結果。比起藥物抗抑,她更需要的是心理治療。”
“我知道了,我會盡快尋找心理醫生的。”
“觀察一週後沒有問題就可以安排出院。但你們一定要注意多陪伴患者,儘量不要讓她獨處。”
醫生走後,洛明依舊處於震驚之中,十多年的抑鬱症,他們當年離婚時她就病了……她是因為抑鬱症,才會向自己提出離婚嗎?
其實一切早有跡象,只是自己沒有發現。
洛明最開始其實是特警,常年在外執行秘密任務,一年四季很少在家。那個年代,這樣的家庭很容易惹人非議,尤其在他不能向街坊鄰居暴露自己身份的情況下。
洛初陽小的時候,經常被同齡人排擠欺負,有一次洛明甚至看到鄰居幾個小孩罵她是“沒有爸爸的野孩子”。
而姜文玉也總被人嚼舌根,一開始沒見過他,就說她找野男人,後來知道他們結婚了,就成了她男人常年不在家,不知道是幹什麼壞事的。有色眼鏡一旦戴上了,就很難摘下,他們會想到各種理由來佐證自己惡意的猜想。
姜文玉是很驕傲的人,她受不了這些風言風語。洛初陽被鄰居孩子欺負她就會找上門,聽到別人的議論她就會罵回去。
可他們的感情還是因為這些事變了。
姜文玉開始要求洛明為了自己和孩子轉崗。
洛明尚是意氣風發的年紀,怎麼肯?他難以接受妻子不理解自己的工作,每每姜文玉提及此事,總要拿不可思議的目光看她。
兩個人開始不斷地爭吵,一年難得的相聚時光都在針鋒相對,互相傷害中過去。
就這樣過去了幾年。
直到姜文玉懷上二胎,兩人的關係也沒好轉。洛明經過幾年的爭執也有些累了,最終他還是為了孩子和妻子妥協了,申請調職成為一名普通民警。
可他的妥協並沒有使一切迴歸正常。
婚姻就像脆弱的水晶,一旦出現裂縫,即使再小心翼翼地維護,裂縫也只會越來越大。
從他們第一次發生爭吵開始,結局似乎就已經註定了。
當年的洛明並不明白為什麼妻子不願意與自己重歸於好,不明白為什麼在自己妥協後她依舊在無理取鬧,不明白為什麼她會提出離婚。
現在他知道了,原來是因為抑鬱症。
十幾年前的洛明其實並不知道抑鬱症是什麼,哪怕當年他知道姜文玉得了抑鬱症,他也依舊會對這段逐漸走向陌路的婚姻感到厭煩。
當年想要離婚的,其實不止姜文玉一個人
可做了十幾年民警後,洛明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抑鬱症患者,也漸漸地瞭解了抑鬱症。
這是一個可怕的惡魔。
它讓受害者痛苦不堪,把他們變得面目全非,它讓他們與親人,朋友,愛人漸行漸遠,它冷酷地折磨著每一個人。
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可他也是加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