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機銀屏的照片,陳政的第一反應就是將號碼拔打了過去。
漫長的鈴聲提示音之後,電話終於接通了,陳政焦急的詢問著對方是誰,這麼做有什麼目的,但對方始終沒有說話。
“你再不吭聲,我就要報警了。”陳政說話的語氣裡帶著威脅。
“你如果敢的話,可以試試,想救人,就自己一個人過來,你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對方的聲音一聽就是經過變聲器傳來的。
對方說完就直接結束通話了電話,任憑陳政再怎麼撥打都無濟於事。
陳政再次開啟手機簡訊裡面的那個網址,仔細看著照片,想從照片中找出每一絲可以捕捉到的線索。
照片中除了被捆綁在椅子上的女孩,就只有一面普通的灰白色背景牆。陳政用手抵著額頭,根本看不出絲毫線索的他,已經頭痛欲裂。
除了那張照片,簡訊中也僅有“救贖之地”四個字,陳政也不太明白這四個字到底有什麼意義,也就一直在嘴邊默默唸叨著。
“救贖之地,救贖之地...”陳政就這麼反覆唸叨著,突然,好像想到了什麼,在咖啡店掛上打烊小吊牌之後,開著車朝郊外駛去。
半小時的車程,陳政來到一座廢棄的西式建築附近將車停放好,下車之後,朝著建築大門走去。
這是一座不知因何原因而廢棄的基督教堂,可能是因為沒有人員管理,附近已是雜草叢生,建築主體也有些許破敗。
這座破敗的基督教堂,還是陳政之前去給沁園山水豪庭的那個女孩做心理輔導時,路過而發現的。
至於陳政為什麼能聯想到這個地方,還是源於簡訊中的那四個字,和對方的提醒。
在陳政的印象中,自己最開始接觸到救贖這兩個字,是在一本美國著名驚悚小說作家斯蒂芬·金的勵志小說,書名叫做《肖申克的救贖》。
而救贖兩字,來源於希伯來文化的傳統。聖經舊約記載,古代的以色列人,以初生羔羊的鮮血,來替自己向上帝贖罪,因為罪的代價就是死亡。
說到上帝,則不難讓人想到基督,而與基督有關聯的建築,在國內最知名的便是基督教堂。而在一小時內車程的,便只有這一座破敗的基督教堂。
陳政來到教堂大門,一把鐵鎖擋住了陳政進去的路。陳政繞著建築來到側面,趴著玻璃窗向裡面張望,裡面的陳列清晰的映入眼簾。
陳政拿出手機,翻開手機截圖對比著,內部中間的區域,正是圖片中所拍攝的位置。
陳政來不及多想,直接破窗而入。隨著玻璃的碎裂聲,陳政爬進了基督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