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收復黃立極開口了。
“皇上初登基,就敏銳的看出了大明存在的諸多問題,或者說那個時候大明已經是病入膏肓。
但是皇上不同凡響,經過六年時間,大明各地已經是煥然一新。
……
六年來,大明遭受了各種各樣的災害,乾旱、地震、洪水等等,尤其是持續數年之久的旱災,綿延北方數省,數千萬黎民百姓陷入災厄之中。
為了拯救黎民百姓,朝廷大開府庫,花費了巨量的糧食、白銀,六年來拯救了無數百姓。
為了徹底解決百姓被災厄,朝廷定下了移民之策,當時有不少人是反對的,為何,自古以來移民就是極為艱辛的,是苦難的。
但是在皇上的指導下,在我等的努力下,一切都變了。
六年時間,朝廷從陝西移二百三十萬,山西七十萬,河南九十萬,山東一百一十萬,北直隸八十萬,再加上遼東原難民六十萬。”
整個北方大明一共移民六百八十萬人,這些人中移民河套有近兩百萬人,漠南一百五十萬人,東北黑龍江一百五十萬人人,甘肅六十萬人,青海四十萬人,再加上大員的數十萬人。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整個災情中,大明死亡的百姓剛剛超過五十萬人,這是一個巨大的奇蹟。
之前土地就貧瘠異常而人口眾多的陝北數府之地,人口已經減少了九成,整個延安府移民人數就打到了五十萬人。”
聽到這裡,有幾人已經是眉頭一皺,感覺事情不太對,之前的陝西的人口也不到五百萬吧,這就移民了一半,雖然陝北距離河套很近,移民是在是太方便。
而且延安真的有這麼多人嗎?
他們總感覺這裡面有些問題,可一時間又說不出來問題在哪裡?
黃立極可不管他們,自顧自的繼續說道:“同時朝廷付出的代價是龐大的,整個移民計劃,朝廷投入的官員、軍隊數量多達數十萬人。
六年時間,朝廷自身在這其中投入了近兩千萬兩白銀,糧食八千餘萬石,可以說鄭大大明已經被掏空。
還有信達商行為這個移民發放的貸款更是超過了一萬萬兩白銀。
但這不可謂不是一個奇蹟。
這六年間南方的移民數量較少,僅僅不到一百萬人罷了。
………
朝廷能夠支撐如此大規模移民的主要原因正是大明的糧食產量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