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科爾沁大汗心中不滿,但在大金退縮的情況下,他們也只能無奈一同退兵。
建奴和科爾沁的聯軍就這樣撤軍了,帶著他們從車臣汗部獲得的收穫離開了漠北草原,一路向盛京極馳而去。
對皇太極、代善等人而言,現在既然已經放棄了進攻,那遼東就絕對不能再出問題了,要知道遼東明軍可是有十數萬人啊。
建奴開始後撤之時,盧象升、尤世祿帶領的五萬明軍精銳也順利抵達了庫倫城。
對於盧象升等人的到來,漠北剩下的兩部可謂是歡迎至極,僅靠他們自己他們最終就算勝了,恐怕也是若是慘重。
到時候這片草原他們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不說南方的大明瞭,最近幾年在北方頻繁出現的羅剎人也不是好惹的啊。
明蒙雙方也是相見盡歡顏,庫倫城中蒙古人為明軍設下接風宴。
數日後,庫倫城中央大殿處,明蒙高層正在商議戰事。
“大汗,信使有要事稟告。”
“快讓人進來。”
“大汗,建奴退兵了!”
“什麼?”,眾人大驚。
“怎麼回事?你見到了?”
“大汗,我等在庫倫以東四百里處一處小湖處見到了建奴軍隊遺棄的大營,我等隨後又向西探查一番,確定建奴的軍隊現在在快速撤退。”
兩位大汗此時卻是長鬆一口氣,這一場仗他們是真的不想打啊,建奴退了也好,他們還是留給大明自己來對付吧。
盧象升和尤世祿相互看了看,心中明白這次朝廷將建奴大軍留在漠北的計劃不可能實現了。
……
一個時辰後,盧象升的府邸中,尤世祿正在發著牢騷:
“這建奴怎麼就跑了?
大帥,真沒有想到一向蠻橫的建奴這一次竟然會如此害怕。”
“哎,其實仔細想想這也正常,我大明此次東西兩線動用兵力近十萬,再加上蒙古人的五萬人,得到訊息的建奴根本就不可能來這庫倫城外去送死。
除非他們是真的傻了,海州城丟掉以後建奴已經在我大明的利劍威脅之下了,這個時候他們最重要自然是自家老巢的安全了。”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哎,末將就是心裡不甘心,這幾年好不容易有機會能夠打上一場大仗,立下大功,把自己的爵位再升上一級。
萬萬沒想到,現在這一切都沒有了。”,尤世祿喟然長嘆,這個機會他真的等的太久太久了,而且這次很明顯就是一次大好機會啊。
聽到這話盧象升哈哈大笑,拍了拍尤世祿的肩膀,半開玩笑道:“沒事沒事,以後咱們有的是機會。”
見事情發展到了這種情況,盧象升給朝廷寫了一份奏摺,快馬向京城送去,希望朝廷指出下一步行動該怎麼辦?
是撤?還是留在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