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王連也就不在猶豫,當天晚上剛乾完活,王連就和同村的六名兄弟飯都沒吃,急急忙忙的來到了清河城內的報名處。
讓眾人驚訝的是這都太陽快落山了,在他們前面仍然有著十數人在排隊。
王連等人也不著急,王連發現前方負責統計的三人正式去年才分到清河的十品小官。
仔細一看,這裡面恰好一個是他認識的,此人原本是原清河城西的那個窮秀才,幾年前這劉秀才可謂是讓人一言難盡。
王連當初也是在清河待的時間夠久,也就聽說過這劉秀才了,對他有了些瞭解這人家境普普通通,為了讓他讀書家裡可是花費不少,過的有些艱難。
不過此人卻是頗為爭氣,年少就極為聰明,讀書過目不忘,十五歲就中了童生,十七歲就中了秀才,人人都說這劉秀才是文曲星下凡,是狀元之才。
十八歲娶了自己的青梅竹馬,可謂是春風得意,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誰都沒想到厄運就這樣突如其來的來了,他竟然連續三次都沒有考中舉人,然而在這三次考試中花費了家中絕大多數的錢財,家中徹底陷入貧困。
若不是城外有著近百畝田地投獻在他名下,每年給他家一點兒糧食,他家恐怕連吃喝都成問題。
三次不中讓劉秀才心灰意冷,之後更是徹夜麻醉於青樓這些場所,花費更是巨大。
他這個大士子的開銷大大增加,他家中那微薄的收入根本就撐不住。
崇禎元年他的第四次舉人考試又沒有透過,當時出結果的那天他正在城外溜達看雪景。
結果在聽到自己老僕傳來自己又沒中的訊息時,心中失望不已,將僕人趕走後,在城外碼頭喝的是酩汀大醉,最終倒在城外的雪地中。
王連那日因為活兒太多,回家的有些晚,路上遇到了倒地的劉秀才,見他頗為可憐,就將此人揹回了家,喂他喝了些熱水。
勉強算是救了他一條命,此人之後倒也是知恩圖報,經常來這裡看望王連,送上一些吃喝之物。兩人的關係也好了起來,互稱兄弟。
因此這位劉綱劉秀才之後的事情王連還是頗為清楚的,劉秀才後來參加了新舉辦的科舉,在去年成了清河的一位正十品官員。
沒想到現在竟然是劉秀才在負責清河的登記。
他們也就是剛到不久,身後就又多了數十人,王連等人一看,這不都是和自己一起做工的漕工嗎?裡面還有一些是自己認識的,他們也來了。
見此情形,相互認識的眾人也就聊了起來。
很快就輪到最前面的王連,王連這個時候這一直在忙碌的官員不是劉綱劉秀才嗎?
“劉大人,劉大人?”
這是劉綱才注意到了王連,他連忙開口:“王兄,你也要去呂宋?”
“劉大人,我家的情況你也清楚,實在是沒辦法啊,家中實在是有些堅持不下去了,就算是為了我家的那兩個小子也要拼上一把。
不像劉大人你,現在總算是苦盡甘來了。”
“王兄,你是我劉綱恩人,就不要這麼客氣了,現在就不提這個了,咱們也已經快半年沒見了,今晚我去找你,咱們敘敘舊。”
“好好。”
王連很快就登記完資訊,劉綱對眾人提醒道:“一個月後的今天你們全家人要在這清河碼頭集合,一同前往呂宋。”
“好好,我在家就等著劉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