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朝廷現在遷移的。
百姓都是那些災民。
中原陝西、河南、山東仍然有大量百姓沒有土地,生活極為困頓,現在朝廷費心費力開疆拓土,收穫了大量耕地,而這更需要我大明百姓去耕種。
崇禎八年,大明的災情得到了緩解,朝廷的移民速度大大降低,這樣是萬萬不行的。
按照欽天監的觀察,接下來的幾年災害還有並不會比八年之前少,朝廷必須做好準備。
朕意,藉助此次收復西域的時機,加大移民力度,凡我大明移民,無論男女,無論年齡大小,即便是那些肥沃的土地,每人分配的土地數量也不低,上限由各個接受移民的地方政府自己確定,所有移民免的賦稅。
戶部的移民司儘快行動起來,並允許各地自行在內地諸省招納移民。
西域事關重大,現在西域地廣人稀,朕意,十年之內,西域布政司移民必須達到兩百萬人。
那裡的百姓早就不知我漢家文化為何物,如此才能算是將西域徹底歸於大明治下,唯有大力移民百萬人以上,那裡才能徹底成為我大明牢不可分的一部分。”
“臣明白,臣回去後就全力支援移民司的移民事務,萬萬不會懈怠。”戶部尚書畢自嚴連聲保證。
畢自嚴心中也在疑惑,這位雄才皇帝怎會如此重視移民,不到十年,朝廷已經向漠南、黑河、大員、呂宋、青海、哈密移民千萬百姓了,花費了數千萬兩白銀。 @
千萬百姓,大約三百萬戶,真的不少了,已經是大餘萬百姓的將近兩成了,皇帝怎還如此折騰?
或許自古以來的明君聖主皆是如此吧。
不過,雖然心中有些疑惑,但他還是會認真完成皇帝的計劃,這可是他在崇禎朝的立身之本,萬萬不可懈怠。
“徐尚書。”
徐光啟連忙起身,“臣在!”
“朕聽說西域之地極為適合棉花的種植,現在大明冬天一天比一天冷,億萬大明百姓都需要大量的棉花,希望徐愛卿能去一趟西域,若真是如此,當在西域大力推廣棉花種植,我大明百姓太需要暖和的棉花了。”
聽到皇帝在農事上說出此話,在座不少人都極為疑惑,皇上連農事都如此懂?
徐光啟等第一批跟著朱由檢的大臣則是深信不疑,畢竟現在早已經在大明推廣開來的番薯就是當今皇帝首先提出並大力支援的。
“臣明白,不日臣就去一趟西域。”
“善!”……
待眾人紛紛離開,大明朝半年時間收復西域的訊息透過抵報傳遍天下。
明軍這駭人聽聞的戰鬥力實在是讓人心驚,僅僅是六萬明軍就差一點兒滅掉一個距離大明京城近萬里的國家啊,而這樣的軍隊大明還有六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