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明一年的支出有近四成都花在了軍隊上。
駐守各省的守衛部隊還好,花費不大,但是剩下的五十萬的精銳部隊花費就有點兒大了。
尤其是現在大明正在逐步給全軍換髮燧發槍、裝備不同口徑的開花炮,花費就更大了。
但是現在這個時候確實是不能降低兵力,不管是對建奴的三面圍困、徵西域的部隊、震懾江南頑固勢力、震懾西南反動土司,一時間朝廷還真不能裁剪部隊。
或許可以暫緩不緊要部隊的換裝和火器化改造,等過兩年朝廷收入大規模恢復就會好上不少。
其他的例如移民、海軍的建設、基建實在是不能停下,這可是關乎大明統治的根基。
所謂的開源節流恐怕更主要的還是放在來源上了,節流根本就省不來多少銀子。
朱由檢又取出崇禎八年各項稅收的統計單,心中開始思考起來。
“崇禎八年,經過朝廷八年的建設,寬闊的水泥官道基本上已經代替朝廷之前的官道,四輪馬車更是已經風靡全國,全國用於貨運的馬車九成八都已經是四輪馬車。
僅僅是朝廷生產的四輪馬車都已經有兩萬輛之多,地方自己建造的就更多了,按照太僕寺的統計,全國共有四輪馬車超過了二十萬輛,用於拉貨的馬匹更是超過了百萬匹!
去年太僕寺僅僅透過售賣馬匹就獲得了數十萬兩白銀的收入。
再加上朝廷吏治的不斷改善,全國的經商環境更加友好,全國各主要官道商販幾乎是絡繹不絕。
於是崇禎八年稅部正式開始徵收車馬稅,也就是過路費,朝廷的徵收標準也很低,一輛馬車每行百里收銅錢五文!
僅僅這一項,朝廷去年的車馬稅就超過了五百萬兩!據稅部李若星所說,崇禎九年又有更多的道路修建成功,稅部官吏更加熟練,車馬稅定然能夠達到七百萬兩水準。
鹽稅經過變革後,更是在快速增長,短短數年就從一百萬兩增加到五百萬兩,在崇禎八年年底,全國所有的鹽場都改革完畢,採用新的製鹽法後,大明的產鹽量大幅度增加,到崇禎九年,至少也可達到白銀八百萬兩。
剩下的還能帶來大收入的還是市舶司,崇禎八年,朝廷軟硬兼施,趁著西班牙海上霸權被英國擊敗,大明和西班牙在巨港(巴達維亞)終於簽訂了和約,結束戰爭狀態,雙方恢復正常貿易,還有和英國人的貿易也在快速增長。
明年的關稅必然能夠大幅度增長。
如此來看這商稅恐怕要開始全面徵收了,去年稅部在全國的商稅才收了不到兩百萬兩,這簡直就是在欺朕!看來是時候了,
這樣算下來,朝廷的收入必然是夠了,朕也得儘快把錢莊的窟窿給堵上,不能再拖下去了。”
想到這裡朱由檢也沒有猶豫,現在土地、人口清查已經在穩步推進,朝廷也有精力再做它事了。
“王承恩,李若星現在在哪裡?”
“皇爺,李尚書現在就在稅部衙門坐班,可是要讓他面聖?”
“不用了,走,咱們去一趟稅部衙門!”
…………
大明稅部衙門這個大明崇禎朝新設立的部門可以說是聲勢鼎賀,掌控著整個大明的稅收收取,在以前這份權利是分散在大明幾個部門的,現在都集中在稅部。
更何況和以前想比現在的稅部可非同一般,稅部的官員可以說是大明所有部門中人數最多的,還擁有著一支人數超過五千人的稅丁,最近幾年更是隨著朝廷稅收的快速增長愈發興盛。
稅部的一眾官員在同僚之中也是頗有面子,就連大明的這位稅部尚書李若星也是感觸頗深。
現在在著大明朝廷八部中,他的地位已經相當高了,據他所知自己恐怕過不了幾年就能入閣了,甚至是首輔之位也不是沒有希望。
現在這位意氣風發的稅部尚書李若星正在和公認的稅部尚書繼任者稅部左侍郎許顯純商議著人員的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