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方面短時間內都取得極大成果,並在接下來的河套之戰取得大勝,朝廷一舉收回河套地區,全佔漠南地區。
之後皇上更是御駕親征,在遼東之戰中都取得了大勝,一舉掃除十數年來對建奴屢戰屢敗的萎靡之風。
朝廷直接收復雙臺子河以西地區以及包括金州、蓋州在內的整個遼東半島,建奴實力大損。
在此之後朝廷再接再厲,對全國數百萬軍隊同樣進行了徹底的變革。
數年時間內,全國數百個衛所被裁撤,成千上萬的所謂世襲軍官收到懲罰,為他們做出的事情付出了代價,數百萬痛苦的軍戶們得到皇上的解救。
………
經過數年的變革,到今年年底,大明的軍隊實力已經得到了根本性變革,原本貪贓枉法、以賴充好、喝兵血的情況基本已經消失,軍隊的戰鬥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到崇禎六年年底,經過皇上和五軍都督府六年時間的努力,新的大明軍隊已經重建,現在的大明有兵六十六萬人。
大明的軍隊主要分佈在以下幾處,崇禎五年,遼東取得大勝後,朝廷也撤銷了薊遼總督的職務,現袁將軍已經回到五軍都督府任職。
現遼東共有軍隊八萬人,四萬精兵由總兵毛文龍帶領,負責大明從東部進攻建奴,目前主力駐紮在鳳城一帶。
另有四萬精兵由總兵洪承疇統領,大軍駐紮在朝廷剛收復不久的海州城,直面建奴主力,寧遠、錦州一帶已經是安全無憂。
另在白城由總兵祖大壽統兵兩萬精兵,隔斷漠北蒙古和建奴。
在黑龍江,總兵孫傳庭統領精銳四萬守衛百餘萬移民,從北方對建奴造成威脅。
在漠北庫倫,總兵尤世祿帶領一萬精銳騎兵駐紮於此。
漠南河套兩地現在在我軍的佈置下已經不再是邊地,由楊國柱將軍統領兩萬軍隊駐守。
以上就是我大明針對對建奴、漠北蒙古的軍隊,共計十三萬精銳,其中有精銳騎兵五萬之眾!
在西北隨著我大明與林丹汗的聯軍不斷推進,雖然這些地方多是茫茫黃沙,但短短一年時間,我大明西北疆土已經向前推進五百餘里。
現在西北諸軍由滿桂將軍統領,共有五萬精銳。
目前兩萬駐紮在甘肅蘭州,其餘兩萬分別駐紮在西寧和西安,剩餘一萬正在西北征戰,目前和林丹汗聯軍已經深入到蒲昌海(今羅布泊),小國土魯番已經被覆滅,戰事暫時告一段落。
目前聯軍的行動已經引起了葉爾羌軍隊的注意,他們也已經開始行動,葉爾羌已經集合重兵在羅卜,他們警惕異常。
……
另外就是總計八萬精銳的京城大軍,此軍由盧象升將軍統領。
京城另有王加川將軍統領的羽林軍五萬。
京師共有軍力十三萬,其中有騎兵五萬人。
西南有朱燮元將軍統領的大軍四萬人,朱燮元將軍現已經回到京城入職,西南大軍現由熊文燦總兵統領。其中有兩萬駐軍昆明,隨時防止雲南土司魚死網破。
東南南京由黃得功將軍統領精銳三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