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音一落,在場的眾人皆是眼前一亮,這的確是一個極好的主意,尤其是工部尚書徐光啟,工部在朱由檢的命令下,的確有修繕全國道路的打算,甚至都規劃了不少,當然主要還是對老舊道路的維修翻新,而興修水利更是應該的。
而現在陝西大旱,水位低,的確也是一個興修水利的大好時機,可惜的是工部一直忙不過來,再加上朝廷的銀子不足,所以一直沒有啟動。
現在是一個好機會啊,徐光啟有時間了,新作物的推廣交給工部侍郎就足夠了,他可以來處理大工程了,至少能先把陝西的道路水利設施修繕一番。
想到這裡,他連忙開口道:“臣贊同周大人的看法,此法可以節約朝廷大量的銀子,還能夠挽救這些百姓。同時還能將百姓的土地給種上紅薯,今秋,不僅朝廷能夠收穫大量的糧食,百姓們的缺糧危機也就過去了。
朝廷只需要拿出四五個月的糧食就足夠了,可以說成本是極低的,臣請皇上實行此法。”徐光啟連忙表示同意。
很快眾人紛紛表示贊成,朱由檢心中一嘆,這些人還真是聰明啊,如此便想到了以工代賑這樣的好辦法。
“好,周愛卿果然是朝廷的肱骨之臣,這以工代賑的方法的確不錯。
徐愛卿,以工代賑的具體實行就交給愛卿你了,這幾個月期間安排他們維修陝西通往各處的大道,尤其是重新修建通往河套地區的道路,這條道路極其重要,是刻不容緩的,要在河套已經五十萬人了。
另外就是愛卿提到的水利工程,以後還會有長時間的旱災,朝廷必須要做好準備了,同時也要多挖一些井,以免百姓們沒有水喝。工部也要做好計劃,其他省份的水利工程朝廷總是也要進行的。
對於朝廷因為移民而從陝西獲得土地也安排這些人去種,這些土地也不能荒廢,這紅薯相當耐旱。到了秋天定然能夠有一個好收成,朝廷也能夠收穫一大批糧食。
這兩日,工部拿出一個計劃過來,朕從內帑給工部撥些銀子,工程要儘快開始,朝廷耽擱不起。
至於百姓自己土地的產出,按照今年的收成來算吧,無論如何朝廷都是要分走一部分的,這樣吧,畝產四石以上,朝廷拿五成,四石一下,朝廷只拿兩成,陝西的流民之事就這樣定下吧。”
眾人有些呆愣,連百姓自家土地的收成朝廷也要拿嗎?不過大家都不是愚鈍之輩,很快就想明白了背後的原因,皆是出聲贊同。
處理掉這個最麻煩的事情,朱由檢也鬆了口氣,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現在的問題是有大約五十萬的災民直奔河套而去而去,那裡可是剛剛安置了五十萬人,土地的開墾已經結束,育苗得到工作已經開始,距離紅薯的種植時間只有一個月了,他們現在五十餘萬人要怎麼辦?
諸位愛卿也說說吧。”
這個問題的確不太好處理,河套地區本來安置了五十萬人,他們自己還沒有能力獲得收入,每天吃的用的都用的是貸款的銀子。
現在又來了五十萬人,這實在是一個極其麻煩的事兒!真是不好處理。
五十萬人每天消耗的東西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光是從其他省份送到漠南就要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孫承宗李邦華兩人對這一方面有很深的瞭解。
現在這些全部都是由少府運送的,河套地區糧食的價格卻沒有漲多少,他們不由得對皇上更加欽佩起來。
“皇上,據臣所知,河套地區地域寬廣,再安排五十萬人是綽綽有餘的,不過,讓他們抓緊時間開墾土地,一個半月的時間應該也足夠了,如此雖然紅薯晚種植了十餘天,影響也不會太大。”,徐光啟作為農業專家,他提出了一個建議。
“晚十天真的沒有問題?朕雖然不太懂,但是還是知道節氣對於糧食的生長極為重要。”,朱由檢雖然來自後世,但是對於這個問題他還真的不太清楚。
“皇上放心,臣保證,雖然會有一些影響,但是應該無礙的,請皇上放心。”
“皇上,若是擔心來不及,可以讓現在已經開墾完畢的移民幫助他們開墾土地,修建房屋,畢竟謝謝移民身無分文,他們吃喝所用的銀子還是從信達錢莊借的。
臣相信只要朝廷提供一天的飯食,他們定然會非常樂意幫助新的移民開墾土地。”,黃立極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