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4000字,求訂閱
事實上在盛京的建奴很早就注意到大明朝廷在庫頁島上的動作了。
崇禎二年,阿敏佔領朝鮮北部,明面上阿敏和皇太極一方的關係仍然正常,實際上已經暗暗敵對後,盤踞在遼東的建奴實力再次受到重創。
實力大損的建奴想要儘快恢復實力,僅僅依靠自家部落年幼的孩子成長起來還是太慢了,即便是現在建奴已經要求只要是超過十五歲的女真男丁全部從軍,一年新增的女真兵力也還八千人不到。
這一點兒人數皇太極、代善等人自然是極不滿意的,這樣的恢復速度太慢了,這之後不說是和大明想比,就是和鴨綠江東岸的阿敏想比都差了太多。
現在阿敏在朝鮮那可是在瘋狂的練兵,根本不計任何後果,他需要的只是軍隊,精銳的軍隊。
據皇太極所知崇禎二年一年時間,阿敏就訓練出了兩萬的朝鮮八旗,為了這兩萬人,在訓練中被練死的朝鮮人多達十萬人,重傷的更是不計其數。
再加上阿敏不斷的從朝鮮人手中搶奪糧食以養活更多的軍隊,自己那些為了維持和平送給皇太極的糧食。
以至於阿敏佔領的朝鮮北部地區人口大量的向南逃亡,為了阻攔,阿敏的軍隊在一年時間中又殺死了近五萬的南逃之人,這才稍稍鎮住了朝鮮人。
甚至短短一年時間多達兩萬朝鮮人談到了遼東。
由此可見朝鮮北部是一個什麼情況,毫不誇張的說那裡就是一個人間地獄。
就將逃到漢城的朝鮮朝廷中大多數官員都於心不忍,紛紛請求朝鮮國王李倧出兵救救朝鮮百姓,然而大多數理智的朝鮮官員都明白這根本就不可能,要知道現在南邊這一部分朝鮮的問題他們還沒有解決呢。
最終經過一番爭執,朝鮮只能一方面做到想辦法救助那些談過來的百姓,另外一方面就是派遣使者求大明朝廷救救他們那苦難的百姓。
可惜第二個方法卻並沒有取得什麼效果,雖然明國鴻臚寺聲稱現在大明內部災害頻發,不益出兵,暫時還是以圍困為主,讓他們朝鮮多多忍耐。
但是在朝鮮君臣看來,雖然鴻臚寺所說的的確屬實,但是明國這仍然就是見死不救,明國現任皇帝完全不能和雄才大略的神宗皇帝想比。
當然出使也不是沒有什麼結果的,明國支援朝鮮數萬大刀長矛,十萬支箭等兵器,以支援朝鮮君臣儘快平定朝鮮內部此起彼伏的造反。
於是在阿敏這樣的逼迫之下,遼東建奴皇太極與代善、莽古爾泰等人商議之後,建奴出動所能出動的所有大軍進入長白山,進入赫圖阿拉以北地區,甚至是寧古塔以北地區大規模抓捕生女真。
到了崇禎三年六月,獲得的女真精壯多達兩萬人,建奴實力得到一部分恢復,至於那些黑龍江南北兩岸,尤其是北部的遊牧民族,皇太極等人並沒有對他們動手,那裡還是太遠了,而且他們的實力也並不算太弱,小規模的建奴八旗在那裡還是需要小心謹慎。
在一月份,在長白山東側大肆抓捕生女真時,機緣巧合之下,建奴從黑龍江口南下的一直小部落中獲得了明軍在庫頁島的一部分情報。
原來明軍已經跑到他們北方了,這還得了?
訊息快速的傳到瀋陽,皇太極、代善、莽古爾泰等建奴主要掌權者再次彙集在一起商議此事。
所有人都知道這種情況的嚴重性,現在南方明軍的實力越來越強,對他們大金的封鎖越來越嚴,半年前,那一批層層轉手賣給他們物資的商人也被明國那個小皇帝給殺了,現在這半年時間,他們沒有從明國哪裡獲得一粒糧食!
唯一一點兒值得安慰的是他們獲得了明國新糧食作物的種子,雖然數量不多,今年僅僅種了不到千畝,但這畢竟代表著希望。
東邊阿敏基本上已經和他們決裂,雙方沒有任何和解的可能。
西邊明軍已經佔領察哈爾故地,甚至在那裡設立了漠南布政使司,這樣看來明軍是不打算走了,簡直是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