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重鑄剛明> 第五百三十四章 新鹽法(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三十四章 新鹽法(求訂閱) (1 / 2)

朝廷一眾高層到了這個時候可以說完全已經一方面和當今皇帝在變革一方面達成了“協議”。

對於鹽法,在看到長蘆鹽場的變革效果後,所有人都是大力支援。

於是大明君臣開始就如何變進行商議,中華大地上數千年來的鹽法都被這些人給搬了出來,一點一點兒的去查。

自古以來,鹽法在中原王朝中都佔據了巨大的地位,可以說是極為重視的。

數千年,大大小小數十個朝代,各種鹽法完全就是雜亂無章,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想法。

大明君臣十數人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將每一種鹽法的利弊都分析的清清楚楚。

又用了近十天的時間,這才勉強找到了一種新鹽法,這一套和大明之前運營的鹽法有很大差別,倒是和秦漢時期的鹽法有些類似。

總結起來大概有兩點,產鹽和售鹽。

第一,鹽的生產仍然收歸朝廷,私人禁止私自制鹽,違者必受重處,絕不破輕饒。

全面廢除灶戶制度,鹽的生產由朝廷僱傭大明百姓生產,來去自由,給鹽工的工錢按照產量而定,按照一石食鹽售價的十分之一而定。

按照這個標準,一石食鹽鹽工可獲兩錢銀子,這個數目已經是之前的數倍了。

第二,售鹽,廢除舊的鹽引制度,實行新的鹽引制度,之前所有的鹽引全部廢除。

大明每年年初將在每一處縣城售賣出五千石的鹽引,同時每縣的鹽商數量將受到嚴格限制,每縣有且只能有五家。

每個獲得鹽引的鹽商必須繳納一萬兩白銀的保證金,否則斷無可能。

也就是說每個鹽商一年可以購買食鹽的數量僅有一千石,絕對不允許超過這個數目,否則將斬首示眾。

同時大明朝廷的大明鹽業也同時會在大明全境進行公開售賣,同樣所有人都可以購買,購買的數量為一石以下。

所有商人每年的售鹽數量不能超過一千石,所有鹽商不管是在購買還是在售賣時,都將會受到朝廷的嚴密監管,一旦違法就是違法大明律,朝廷必將依法處置,絕不姑息。

至於稅收中專門的鹽稅,不再專門徵收,全部併入到朝廷賣給商戶鹽引的價格中。

可以說此次變革的宗旨就是儘可能的將鹽的售賣權掌握在朝廷手中,竭盡全力的避免食鹽由私人售賣,向秦漢時期的食鹽專營政策靠攏。

即便是所有鹽引都賣出去,掌握在朝廷手裡的鹽仍然可以超過八成!

但是貿然取消鹽商,大明那些早已經將鹽視為自己私產的大鹽商絕對不會坐以待斃,必然會引起反叛,雖然掌握了數十萬軍隊的朱由檢沒有絲毫擔心,但是能夠保證和平還是最好的,即便不能,能夠降低影響也是相當不錯的。

於是大明朝廷做出了一點兒讓步,允許一部分鹽商每年售賣不超過一千石的食鹽,一千石足夠這些商人衣食無憂了,但是想要過著現在這樣的生活那是萬萬不可能了。

之後,大明的鹽場經過變革,將全部採用曬鹽法制鹽,所有人都相信,到時候大明的食鹽產量必然會大大增加,長蘆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再加上遍佈全國的大明鹽業的大力壓價,一千石食鹽也賺不了太多銀子。

到時候當這些鹽商發現了這個事情,他們也不無可奈何,要麼就賺這些銀子,要麼去做其他生意,出海經商賺的銀子不多嗎?

大明的這些臣子就是希望透過這樣較為溫和的方法逼迫這些鹽商自動放棄鹽這個行當。

按照大明這些重臣的估計,若是全部變法完成,朝廷每年從食鹽中獲得的的白銀應該在一千萬兩以上,這可是一個大數目,完全超過了現在正大力發展的海貿收入。

眾人不得不佩服,怪不得,皇上對國庫的空虛一直就不擔心,原來皇上的後手就在這裡啊,一千萬兩白銀,再加上海貿、內帑的調撥足夠養活這數十萬募兵大軍、對時不時就會發生的災害進行賑災以及未來大機率不會間斷的移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