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在武英殿中,大明的皇帝和朝中重臣皆在此,所有人的臉色都頗為古怪,大家都有些驚詫、無語。
建奴現在這是要求和,好傢伙,當真是時代變了啊!
尤其是曾經在遼東待了數年之久,花費數百萬兩白銀修築寧錦防線的孫承宗心中那叫一個感慨萬千。
當初建奴的軍威將大明逼到了什麼樣子他孫傳庭還歷歷在目,一刻都不敢忘,你們到底是哪裡來的自信我大明會和你們這些仇人和談,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萬萬沒想到啊,這才幾年,建奴啊,建奴,你也會有今天這樣的清醒,你們最好要記住,你們最終的命運只能是滅亡。
“皇上,此次建奴所謂的求和定然是因為孫將軍在黑龍江取得大勝,這就說明我大明在黑龍江那裡的行動是無比正確的,打到了建奴的痛處,他們害怕了,他們畏懼了。
皇上,臣認為我大明應該堅定的向黑龍江地區移民,甚至要將它定為大明的國策!”,周應秋反應最快,第一個站出來。
其他人紛紛贊成,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不錯,朕也是這麼想的,這件事先放一邊。
不知諸位愛卿絕對建奴求和的事情有什麼意見?我大明是談還是不談?”
聽得此話,眾人立刻行動起來,紛紛跪倒在地,“皇上,建奴乃大明的叛徒,大明上百名官員被建奴所殺,超過一百萬大明子民被建奴任意屠戮,遼東千里沃野之地被建奴所搶戰!
我大明和建奴的大仇不共戴天。
皇上,我大明絕對不能和建奴和談,我大明和建奴之間的大戰就是一個你死我活的戰爭,這場戰爭直到建奴徹底覆亡、女真人全部授首才有可能消失。
我們不僅僅要拒絕他們的和談,還要加緊對建奴的封鎖,遼東的軍隊要不斷的侵擾建奴,要在黑龍江不斷移民,建立新的龐大的軍隊。
直到建奴徹底覆滅,我們雙方不死不休!
所有人的態度異常堅決,似乎一點兒商量的語氣都沒有。
朱由檢心中也不由得點頭,這些人相當不錯,沒有那些所謂的投降派。
“好,那此事就這麼定了,以內閣的名義給袁可立去信,讓他回覆建奴使者,讓他們從哪裡家就往哪裡去吧,我大明不接受他們的求和!”
“皇上聖明!”
………………
遼東,收到明國回覆的楊古利面色沉重,明國竟然不願意和談,竟然連見見他這個大金的使者都不願意見,他們的態度怎會如此堅決?
這有些不合常理啊,一百多年前明國不是還有那什麼“叫門皇帝”嗎?那可不就是一點兒骨氣都沒嗎?
現在怎麼連和我們見見面怎麼都不見了,至少大家可以談談條件啊,現在你們這樣做讓我很尷尬啊!
不管楊古利心中怎麼想,他最終只能老老實實再次帶著大量貴重的貨物回瀋陽,向皇太極等人請罪。
收到訊息的皇太極代善等人也是無奈,現在既然和談不成,只能勒緊褲腰帶去抵抗明軍的侵擾了。
這時他們發現明軍基本上都從遼陽一帶退了,看來這些明軍的首要目的還是為了分擔東北那些明軍的壓力,如此來說他們暫時的壓力也就沒有了。
頓時他們又興奮起來,既然你們不願意談,那就不談了,好像是我大金求著你們似的。
………………
也就在這個時候,莽古爾泰乘坐第二批船隻被押送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