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一些人已經明白,大明鹽政的再次變革已經開始了。
大明崇禎三年四月三日,在西南待了快半年的內閣大學士周應秋終於回到了京城。
第二天,紫禁城武英殿,朱由檢正在和周應秋談論著西南的形勢。
“自從皇上離開後,臣在成都城召集了西南那些尚存的土司們,和他們談論我大明的相關政策,以安撫他們,讓他們放心,朝廷對於他們這些安分守己的土司沒有惡意。
因為之前皇上您直接對西南大大小小數百土司下達了聖旨,大多數的土司都按時來到了成都城,就算沒來的也都表示自己身體不好,不益長途跋涉,派出自己的嫡長子作為代表抵達了成都城。
這些土司還都是頗為恭敬的,還帶來了不少禮物,倒也顯得誠意滿滿。
數百土司全部順利抵達成都後,在今年正月十七,臣自己西南一眾文武重臣和這些土司們在一起召開了會議。
會議倒是一切順利,臣也沒有和這些人墨跡,直接向他們再次重申朝廷之前在西南進行改土歸流僅僅是因為那些土司對大明造反,讓他們不用擔心。
在皇上的聖旨和尚方寶劍之下,這些土司們皆是配合的很好。
但是臣看得出來這些人完全沒有信任臣的說法,他們恐怕真的對朝廷這次在西南的報復害怕了,擔心自家項上的那顆大好頭顱。
其實在會議召開之前,臣就發現在大多數土司看來,朝廷這次在西南的行動更多的報復,是對之前奢寵明、安邦彥乃至於楊應龍叛亂的報復。
畢竟大明兩百年間一直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一直待這些土司頗為不錯,但是這一次我大明朝廷如此大動干戈,如此不顧一切的行動,自然是對他們這些土司心中不斷的猜測。
畢竟,短短數十年,西南之地就爆發了兩場大規模的叛亂,漢人傷亡眾大,我大明官員也有多人殉國。
於是他們害怕我大明展開全面報復,在面對我大明這個龐大的敵人時,他們這些土司才開始相互聯絡起來,準備抗爭。
……
瞭解了這一點,臣也就有辦法,臣也就順著他們的想法,直接承認朝廷此次的做法就是報復那些已經被大明取消封地、被處死的土司。
臣直接告訴他們,大明這兩百多年難道對他們這些土司不好嗎?有沒有過什麼出格的地方?是沒有給他們榮華富貴嗎?是想辦法搶奪他們的土地了?那些人既然已經做出了這樣的事情那就應該付出應有的代價。
在臣如此一番的努力之下,這些土司總算是對大明恢復了一點兒信任。
臣又宣佈,現在那些造反的土司已經全部被懲處,剩下的土司都是我無罪的,這次召集你們過來就是為了提醒你們,不要再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果然這些土司還是畏威不畏德的人,經過臣以及西南一眾文武的努力,總算是打消了這些人心中的警惕,當時會議場上的氣氛都好了許多。”
“不錯,周卿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這件事情做的真不錯,此次朝廷在西南地區的改土歸流已經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大片的土地從土司手中拿到我大明手裡,僅僅是消化這一片區域就需要數年的時間。
剩下的雲南、廣西、川西地區慢慢來,咱們有的是時間,等再過一年半載,那些土司就會放下心中警惕,我大明就可以緩緩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