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後面的話朱由檢長嘆一口氣,曹化淳的確是一個人才,他帶領東廠在這件事上做的的確很是不錯,朱由檢自己都很滿意。
可以說現在大明的那些精英們基本上都知道大明的鹽政出了問題,不然的話當初葉淇也不可能如此順利的對實行了兩百年的大明鹽政改革。
葉淇的改革不能說是不對,這項新的改革的確讓大明朝廷收穫了每年一百萬兩的鹽稅,大大減少了朝廷的財政壓力。
那些精英定然有一部分想不到,這才沒過去多久,私鹽已經氾濫到了這種地步,形成了大量富可敵國的大鹽商。他們不知道鹽商是那麼的有銀子,這些商人的銀子是他們這些官員的不知道多少倍。
那些收受鹽商銀子的官員也絕對想不到他們包庇的那些商人竟然有這麼多的銀子。
朱由檢可以保證超過九成的官員,幾乎所有的朝中重臣都不知道為何會有這麼多的私鹽,為何那些灶戶敢於鬧著掉腦袋的危險去販賣私鹽,老老實實按照朝廷的要求去做不好嗎?
現在在沒有其他人的提點下,曹化淳敏銳的發現了這是根本,並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調查這裡面的真正原因。
現在曹化淳已經拿出了自己的分析,各方面的邏輯十分清晰,非常有說服力。而且他的結果和朱由檢自己的推測的結果基本一樣。
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大明朝廷各級官員的鍋,從上到下,所有官員都希望能從鹽那裡拿到更多的銀子,尤其是隨著大明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缺錢越來越嚴重,他們對灶戶的盤剝也越來越嚴重。
而管理大明鹽政的轉運鹽使司和鹽課提舉司卻沒有任何的財政權,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去做,只能是無能為力。
長此以往,大量的灶戶根本無法維持自身的生存,早已經沒有了明初的那種富裕生活,為了生存,有的談判,大部分自然而自然的將自己辛辛苦苦製成的鹽當做私鹽售賣,畢竟商人們出的價錢比朝廷要高不少。
於是大明的鹽政也就一發不可收拾,徹底敗壞,根本無法挽救了,除非將這一切打碎!
朱由檢已經下定了決心。
很快,朱由檢直接將少府的管理者,大明錢袋子的掌控人,現在已經是正四品官員的沈繼尚、京城大營總督盧象升、稅部尚書李若星、稅部左侍郎許顯純給叫到了武英殿。
四人相繼走進武英殿,看到臉色陰沉的皇帝,四人相互看了看,心中皆是心中一跳,誰又惹皇上生氣了?
“諸位愛卿座吧!”
聽到朱由檢這略帶低沉的話,四人連忙道謝後戰戰兢兢的坐下,現在皇上這帝王之威越來越讓人心驚肉跳了。
朱由檢從桌子上抽出一份奏摺,這份奏摺並不是今天的這一份,而是去年年末東廠送過來的。
“王承恩,你讀給諸位愛卿,讓他們知道我大明究竟成了什麼樣子!”
王承恩連忙接過,平穩的讀了起來,座著的四人都是一臉嚴肅的聽著。
這份奏摺並不長,但是裡面的內容卻是有些驚世駭俗,中途,王承恩的語氣都有些顫抖,下方四人的臉色都極不好看。
很快奏摺就讀完了,於情於理都應該是稅部尚書李若星先表達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