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德包爾也不由得點點頭,“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吧,明日我恐怕就要去參加明國慶祝新年的典禮。
想必很快昨日的那位明國官員就要過來教授我們明日的流程。
我希望諸位好好學學,明日我等千萬不要丟了我荷蘭的臉面。”
“我等明白。”
果然,下午時分,徐從治就來到了德包爾的小院,開始教授他們明日正旦大朝會的流程,至於這些夷人要求面見皇上時用他們自己禮儀。
徐從治直接就同意了,大明對這些從來就沒有什麼要求,這些人完全可以按照他們自己國家的禮儀即可。
他們卻並不知道,就在這短短半日時間,來自遙遠西方的國家派出使者祝賀大明正旦的訊息就傳到了其他數十個國家耳中。
如此眾多的國家,自然是有些國家對於西方諸國還是有些瞭解的,於是就在德包爾等人學習大朝會流程時,數十個藩屬國的使者也聚在一起,討論著關於這些荷蘭使者。
還別說,雖然相當多的國家使者對著所謂的荷蘭並沒有什麼瞭解,但是這裡的國家畢竟遍佈四方,各方面的訊息都是極為繁多。
於是僅僅不到半個時辰,邊談邊喝茶的眾人就搞清楚了西方人究竟來自哪裡?西方那裡有多少國家,這些國家又究竟怎樣?等這些基礎問題。
還有這荷蘭人為何來到大明的京城。
畢竟大員之戰已經過去近一年時間了,訊息已經傳遞出去不少。
搞明白一年前的大員之戰,眾人心中都明白許多,能夠代表一國來到宗主國大明的官員都不是簡單之人,心中已經有了各自的想法。
接下來眾人又交流了對於這所謂的荷蘭國的相關資訊。
如此一來,所有人心中都已經算是有數了。
其實幾年這一次一眾藩屬國對大明的朝拜可絕對不簡單,就比如此次來出使的國家中有十數個國家都已經有數年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來過大明的京城了,但是去年大明大敗建奴叛軍,建奴元氣大傷。
再加上去年大明大規模的艦隊離開大員南下了一趟,在這南海轉了一圈。
於是今年這十幾個國家小心翼翼的帶著眾多的朝貢物品來到了大明京城,他們真的擔心大明皇上生氣了,現在有些荷蘭人可以搶走他們的注意力,他們自然是極為開心。
就算是年年來大明的國家,這一次也很明顯態度更加恭敬,就連所帶的朝貢物品也比往年多了兩成,畢竟現在看來這大明當真有一股中興之像。
更何況這裡面還有大大的有求於大明的國家,就像那朝鮮,朝鮮現在國中統治者此時是焦急萬分,朝鮮現在已經了將近一半的土地啊。
再加上北方那如豺狼的建奴還在大肆訓練軍隊,朝鮮大王現在幾乎是夜夜難寐,心中極其害怕,萬一那一天建奴真的要南下,自己就要亡國了。
這還是朝中的,朝鮮現在掌控的土地上,充斥著一百餘萬的難民,朝鮮君臣早已焦急難耐。
這個時候他們唯一能夠指望的只有大明瞭。
因此明日的正旦大朝會絕對不太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