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朱由檢不由得搖搖頭,這是誰搞錯了地方不成?
和歸化城周圍的前套地區想必,這裡除了河流更多,其他的但是也沒有什麼區別,朱由檢也僅僅在這裡待了一天時間就準備離開這裡回到歸化城。
在這一天時間朱由檢在五原城慰問了這裡的將士,考察了五原城周圍的移民、土地開墾情況,之後眾人也就回去了。
在離開五原的路上,朱由檢在馬車上閉目沉思,這一段時間他對於河套地區情況進行了全面的瞭解。
不管是透過尤世祿等人還是自己的親眼觀察,他已經確定了河套地區的移民也差不多了,可以停下來了,現在這裡已經有兩百五十萬人了,這樣規模的人口足夠支撐得起這裡三萬餘人的駐軍,足夠守護這片土地了。
再多的移民規模恐怕也不需要了,再多的話一方面這裡的的環境恐怕承受不了,這裡要是和後世一樣充斥著眾多沙漠那朱由檢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罪人了。
另一方面現在大明的百姓就這麼多,以後要移民的地方還多著呢,而且以後那些地方的環境那個不比這裡強?
兩日後,眾人順利回到歸化城,這個時候朝廷的信使也一路從開平追到了歸化城。
信使原本以為按照皇上的速度,皇上應該在開平,結果等他到了開平,皇上已經離開了這裡,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信使在這路上浪費了這麼長的時間,直到現在才送到歸化。
朱由檢開啟朝廷送過來的信,看完後朱由檢笑了笑,好傢伙,原來朕的威懾已經這麼強了嗎?朕之前略微“荒唐”的想法都沒有人反對?
朱由檢想了想,將漠南劃分為三個省有些誇張了,現在若是河套、開平地區不再移民,僅僅是在大寧、白城地區移民,那麼現在這種情況下三個省份就不至於了。
朱由檢最終決定還是分為兩個省份吧,再過幾年一個省份差不多三百萬人,也不算太差。
攤開信紙,朱由檢將自己心中的想法給寫了下來,同時又下令停下河套、開平兩地的移民,將自己的理由也寫了出來,朱由檢還是和朝廷官員開誠佈公。
同時將移民的目的地全部改為大寧、白城地區,這兩個地方同樣是水草豐美之地,可以養活的人數也絕對不少。朱由檢要求這兩個地方再移民一百萬人,之後整個漠南地區的移民就可以停止了。
朱由檢心中還是清楚大明的這些官員心中其實並不太情願去移民的,現在再加上自己所說的環境情況,他還是相信那些官員還是會贊成的,要知道在這個年代這些官員們對於環境還是極為重視的。
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對於這些儒生、這些讀書人的影響還是極大的。
這一點只有在這個時代生活過才會有清晰的感覺。
在信中朱由檢要求朝廷儘快擬旨,頒發天下。
………
寫下兩封書信後,將它們交給信使,要求他儘快送到京城。
而事實和朱由檢想的差不多,之前在歸化是這樣的,在得知朱由檢的想法後,周應秋就頗為高興的表示自己對皇上的支援,他真的沒有想到這位雷厲風行的皇上竟然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而和周應秋的反應想比,劉宗周的表現就誇張許多了,他劉宗周擔任順天府尹到現在的兩年時間裡,他對於這些聖上的很多動作都是頗為不滿的,至於那些整頓吏治、打贏勝仗之事,在他看來這都是一位大明皇上應該去做的。
而現在皇上的舉動那就是個驚喜了,尤其是對於他這個酸儒來說就更是如此了,自古以來那裡有皇上會做出這樣的事,他實在是太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