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中很快就會因為朱由檢的一封書信引起的爭執,他完全不清楚這些,他唯一相信的是他提出的方法那些“重臣”們絕對會支援的,唯一需要關注的是這些人究竟會支援到什麼程度了。
在漠南設立布政使司對於那些人來說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這兩年來朕對於他們那種暗戳戳的拉幫結派的行為並沒有嚴厲禁止,最多也就是暗中警告一番罷了,到了這個時候眾多的高官官位對他們來說絕對是迫切需要的。
不過這些人還算是聰明,知道收斂,不然的話,呵呵!
就是不知道以後這些人會不會痴迷於新設布政使司,這樣的習慣恐怕不太好,這不就是擴張成性了?此風不可長。
坐在馬車上的朱由檢搖搖頭,離開大寧城已經有數天了,朱由檢他們一直沒有休息,一直在不斷的趕路。越往西,朱由檢越能感覺到人煙越來越多,村落也越來越密集。
事實正是如此,現在他們距離開平越來越近了,開平附近的人口數量已經不算少了。這些地方的移民村莊大多數都是沿著水泥官道分佈的,因此幾乎每隔數里就有規模不小的村莊映入眼簾,那嫋嫋的炊煙打破了這裡已經維持了數千年的平靜。
這些村莊建設的頗為不錯,至少大多數的關內村莊還比不上這裡的。
……
周應秋的馬車就在朱由檢的後面,這一路上他幾乎不怎麼說話,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觀察周圍的情況,在這之前他並沒有出過長城,並沒有來過這漠南大草原。
這裡也絕對算得上是偏僻荒蕪之地,而他周應秋之前數十年的官宦生涯之中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並沒有去過那些偏僻之地。因此即便是這裡仍然像一百餘年前那樣,由大明統治,他大機率也不會來到這裡的。
從遼東到白城再到大寧,很快又會到開平,那開平絕對是一座大城了,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實在是令人驚歎啊。
周應秋這個時候收回了看向馬車外的目光,靠在車廂上,緩緩閉上眼睛,心中在深思。
這一路上他的見識讓他心中震驚,漠南草原大明也不是沒有佔據過,在太祖成祖時,這漠南草原就是我大明的,可惜數十年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大明放棄了這一大片草原。
可是現在當他看到現在的漠南草原景象時,他突然覺得這漠南大明以後說不定真的能夠牢牢掌握在手裡。
他心中相信,當漠南有了四百餘萬大明百姓,以及現在到處都在修繕的水泥大道,之後大明恐怕真的能夠長時間的掌握住這片土地,若是在加上當今聖上那對於土地的痴迷,那絕對不僅僅是現在的漠南了,甚至是漠北?畢竟封狼居胥是誰不想要呢?
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在他沒有來到這裡之前,他周應秋對於這漠南並沒有多少重視,沒辦法,畢竟自古以來中原王朝都沒有長久掌握過這大草原的,那麼朝廷為什麼還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發展這裡?數十年後不還是一場空。
因此當初大明軍隊在聖上的指導下,透過各種各樣的手段,最終掌控了漠南大草原,他周應秋自己並不在意,甚至他還知道自己的那些同僚和自己的想法都差不多。
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聖上要往河套等地移民,崇禎元年還出現了數十年不遇的大旱,聖上藉助這這個機會要從陝西移民,雖然他們並不太願意移民漠南草原,但是這個時候他們已經不能不做了。
之後那百工院竟然造出了這水泥,這實在是竟然驚喜,有了水泥一切都不一樣了,有了它,官道的修繕就太簡單了,而且還更加堅硬,這可是利器。
還有那紅薯、玉米這些適合漠南種植的作物。
各種各樣的因素加起來,現在這漠南短短兩年時間就到了這個程度。
現在看來,聖上自從打下這裡就再也沒有想過大明還要放棄這裡,他已經將這裡作為大明的永久土地來經營了。
皇上啊,你真的是天縱之才,只要能當上十年以上的皇帝,大明就真的中興了!
………
對於周應秋等人怎麼想,朱由檢並沒有多少關心,這一路上他都是挺滿意的,窺一斑而知全豹,朱由檢覺得前方的地方應該也不錯,總算是沒有辜負自己的投入。
真的,每每想起自己的投入,他就感覺心疼,要知道兩年時間移民四百萬人,即便是這之中有近百萬的軍戶,這仍然是一個奇蹟,後世的大國也難以做到,畢竟那個時候他們需要考慮的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