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僅僅是一個爵位罷了,而且賞賜下去還會有種種好處,不賞賜壞處無窮,那麼自己為什麼不去做呢?自己難道還怕一個普應聲嗎?
想到這裡,朱由檢感到心中格外通透,有種豁然開朗之感。
最終普應聲的男爵爵位還是就這樣定下來了。
至於數量龐大的立功士兵就按照他們的功勞來進行賞賜就足夠了,這些東西自然不需要拿到這裡來進行談論。朝廷對於這方面已經很是熟悉了,按照之前定下的規則去作就是了。
此事定下後,朱由檢又召集內閣、六部九卿等官員,商議臺灣之事的後續,畢竟現在全佔了臺灣島,接下來這座島嶼究竟該怎麼處理?
“諸位愛卿對於這臺灣島的處理有何想法?”,朱由檢也沒有客套,直接將事情挑明。
朱由檢的議事節奏眾人都已經頗為熟悉,現在已經沒有絲毫的不適應,直接就回到朱由檢的問題。
內閣大學士周應秋嚴站起身,嚴肅的說道:“皇上,近一年來朝廷對於臺灣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多的瞭解,整座島嶼土壤極其肥沃,甚至和江南地區的情況差不多。
若是能夠得到初步開墾,最少可以開墾出八百萬畝肥沃的耕地,完全可以養活兩百萬百大明姓。
要知道現在我大明天災不斷,整個朝廷都是極為缺乏糧食的。
而現在臺灣的百姓才有多少?只有二十萬!開墾出來的耕地也一百五十萬畝,這些都遠遠不夠。
同時大明北方災民眾多,而且除了這些災民,還有著數量巨大的無地百姓。
皇上,臣認為朝廷應當抓緊時間向臺灣地區移民,臺灣島上最少也要達到八十萬百姓。若是能夠達到這種程度,大明必然又能夠多一個糧倉。
而且朝廷也應該加快速度,現在我大明的災害越來越嚴重,需要的糧食也越來越多。”
戶部尚書畢自嚴聽周應秋說完臉色一變,同樣起身反駁道:“皇上,周大人說的話總體而言是正確的,對臺灣的移民的確是不能停下,臣也支援這一點兒。
但是時間也不能太為緊張,今年戶部的銀子基本上都已經都有了用處,現在恐怕是抽不出來銀子去支援大規模的移民了。”
畢自嚴此話一出,周應秋一時也不知道如何反駁,是啊,沒有銀子什麼也做不成,難道繼續讓皇上從內帑撥銀不成,這像什麼話?
他向旁邊瞥了一眼,嘴角一抽,大明的堂堂戶部尚書此時正眼巴巴的望著皇上,你至於嗎?
這是又有人站出來了,此人正是大明少府事實上的管事人孫繼尚。此人的官位現在已經是從三品了,沒有辦法,現在少府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黃立極等人很清楚絕對不能讓它繼續遊離在大明的官場之外,這樣的少府根本就不受他們的約束,僅僅皇上一個人能管的住他們,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危險了。
於是黃立極等人竭盡全力的請朱由檢提拔少府的品階,讓黃立極等人無語的是朱由檢還推辭此事萬萬不可行。
最終在眾位臣子的強烈要求下,朱由檢略帶不情願的同意了黃立極等人的打算,少府的品階已經提拔到了正三品,少府長官駙馬都尉鞏永固也就這樣成為了正三品的朝廷大員。
少府的真正管事者沈繼尚成為了從三品的官員,因此沈繼尚也就參加了今日的小朝會。
直接他頗為氣憤的說道:“皇上,臣認為畢大人所言甚是不妥,據臣所知,朝廷對各地的大規模移民根本就沒有花戶部很多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