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上的彼得見到明軍有條不紊的擺弄著近百門的火炮,在那裡調整著火炮的方向。
他很是著急,他急切的命令手下人朝著明軍的火炮開炮,不管是摧毀對方的火炮手,還是直接摧毀對方的火炮,都是有用的。
他想要將這些火炮扼殺在搖籃之中,讓他們沒有機會對自己腳下的這座堡壘發動火炮攻擊。
然而他的這一切動作取得的效果甚是微弱,還沒有,等他們殺死幾個人或摧毀幾門炮,明軍就安放好了所有的火炮。
明軍的大炮終於響了起來,一枚枚炮彈呼嘯著向堡壘轟去。
見到這一幕的彼得心中長嘆,還是失敗了,接下來的守城恐怕就更難了。
不過彼得也知道這個時候並不是他唉聲嘆氣的時候,他連忙向後方走了幾步,走到一處早已經修建完畢具有抵擋火炮彈丸能力的地方停了下來。
這個地方就是堡壘修建時就修建好的,可以說是專門為他們這些指揮官修建的,就是為了讓指揮官能夠在敵人對堡壘進行炮擊時,能夠有一個安全的地方指揮戰爭。
避免被敵人的炮彈擊中受傷,或者直接喪命,指揮官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形勢恐怕會對己方大為不利。
這並不是他彼得貪生怕死,他這也是為了更好的守衛普羅民遮城。
很快,明軍的第一批炮彈就飛到了普羅民遮城,“砰砰砰!!”將近百發炮彈,大多數都轟擊到了堡壘的城牆之上,彼得只感到腳下的堡壘一顫,同時也有一部分可恨的的炮彈砸到了荷蘭士兵或城頭上的火炮上,一陣陣的哀嚎聲傳到了彼得的耳中。
彼得的臉色一變,看來自己還是小瞧了明軍,沒想到明軍的火炮技術已經如此成熟,第一發炮彈就能有如此高的命中率實在是讓人不得不佩服。要知道這是他們倉促之中射的第一批炮彈。
這樣的情況彼得之前完全沒有考慮過,現在出現這樣的結果,讓他大為驚訝。
說實話,彼得剛剛就任臺灣總督,他就非常重視整個遠東最強大的帝國明帝國,畢竟在之前荷蘭大軍和明國的艦隊在澎湖已經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較量,而最終的結果就是戰無不勝的荷蘭大軍竟然在這裡折戟沉沙。
剛來到臺灣不久,他就派出了不少情報人員前往明帝國去檢視明國的情報,尤其是軍事情報。而在這之中,重中之重的就是明國的火炮、火槍技術究竟如何?
當初荷蘭的情報人員也是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和代價,最終查出了一部分結果。當時的結論是明國的火炮技術極為差勁,不僅比不上歐洲的荷蘭,英國,西班牙等海軍大國,就連一些搓餌小國的火炮技術也比不上。
當時明國所製造的火炮最重的還沒有超過三百磅,可以說是極為差勁了,和他們荷蘭的火炮技術相差實在是太大了。
甚至這個所謂的明帝國為了打敗東北方向的強敵,甚至要從已經亡國的葡萄牙人購買威力更大的火炮。從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明帝國的火炮技術屬實是不怎麼樣。
至於火槍技術,那就是更爛了,在歐洲早已經開始全面普及的燧發槍明國根本就沒有這東西,他們現在用的槍還都是歐洲馬上就要淘汰掉的火繩槍。
得到這樣的結果,也讓彼得鬆了一口氣,原本他以為在這個發明火藥的國度,他們的火炮技術應該會是極為強大的。
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如此一來,我荷蘭也就不用擔心他們對我們動手了,
或許也正是因為當初的這一份調查結果,彼得以及漢斯等一眾荷蘭臺灣殖民地統治高層並沒有十分擔憂明國的入侵。
在他們看來,現代戰爭最重要的就是火炮,火槍次之,而明國竟然沒有這早已經在歐洲普及的火炮技術和最新的燧發槍製造技術。這樣的國家完全不值得他們重視。
若不是因為這明國人有有著數目巨大的戰船和陸軍,彼得恐怕早就發兵北上,全據臺灣。
要知道這臺灣島對於荷蘭是極為重要的,在遠東這塊地方,這座島嶼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有優越性了。
只要佔據了這座島嶼,不管是和北方的明國,朝鮮,日本還是南方那西班牙殖民地還是巴達維亞總督府進行交流、貿易都極為方便,這座島嶼就是這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