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宗周有些失魂落魄的走出皇宮時,看到皇宮外那眼巴巴看著自己的二十餘位同僚,劉宗周不由得一陣悲痛襲來,
自己這一次去見皇上不僅辜負了同僚們的信任,還要將自身投入到廢除衛所中。
或許那些剛剛離開的數十人正是因為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才這麼做的吧,自己的確是對不起他們。
或許我們的確是錯的,皇上才是對的,自己數十年來堅持的東西竟然存在這巨大的缺陷,劉宗周只感覺心中的信念格外的不穩!
失魂落魄的劉宗周在眾人面前站定,迎著眾人殷切的目光含淚說道:“諸位同僚,本官在與皇上仔細商議之後,本官發現咱們的想法實在是大錯特錯,我等只看到了衛所制之前所產生的巨大作用,卻沒有看到現在的衛所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了。
這就是我們自身所存在的巨大問題,本官已請求皇上讓本官投入到軍制的變動之中,本官也將投入其中。
恐怕不久之後,朝廷的聖旨就下來了。
本官在這裡勸諸位同僚一句,莫要再往這歧路上走了,衛所真的已經過時了,諸位還是早日回頭是岸!”
劉宗周說完強制著自己轉過身,緩緩離去,留下面面相覷的眾人,這是怎麼回事,劉大人怎麼見一面皇上不管是神色還是精氣神都產生這麼大的變化,直接就要支援皇上了,這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
但是現在領頭人都已經領頭“叛變”了,他們也無可奈何,即便是在這皇宮外堅持到現在的他們絕對算得上是頑固分子了,而且他們心中的堅持也早在一波又一波離開的同僚給消磨的一乾二淨了。
很快,眾人也紛紛散去。
然而卻沒有人留意到有一人失魂落魄的看著離去的眾人,他的心越來越堅定。
此人並沒有什麼名聲,只是督察院普普通通的一名河南監察御史,也沒有什麼名聲,誰也沒有想到在皇宮外反對朝政的官員士子們,堅持到最後的竟然是他。
他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已經經歷了半生躊躇,在官場上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前途。
而且他自己也沒有什麼追求了,他現在想要的只剩下一個美滿的名聲了,原本已經準備就這樣回老家做一個鄉紳,培養自己的孩子最終再次走向科舉,自己這一輩子也就這樣過去了!
但是最近朝局的變化讓敏銳的他看到了一個新的機會,而且成功的機率很大,他很是心動。
於是,他今天加入了這些人準備謀一個名聲,結果誰能想到這些人竟然都是銀槍蠟燭頭,中看不中用,皇上都沒有露面就已經離開了一大部分人。
最後就連所謂的領袖,士林領袖劉宗周竟然也退縮了,果然是名不副實之輩。
他們都走了對他們自己或許不要緊,但是這卻是對自己重大的打擊,難道自己最後的希望都沒有了?
他不甘心!
他感覺周圍那些羽林軍都一臉嘲弄的看著自己,自己就像是一個小丑,如此的滑稽可笑。
他心中一股氣憋著出不來,臉色漲紅,突然對著前方皇宮的的大門大聲喊道:“臣萬曆二十年進士楊性魯啟稟皇上,現今朝堂之上奸臣當道,以迷惑聖上,現竟然在廢除衛所兵制,臣為官三十餘載,讀數千年中華史,從未有如此滑稽之事!
臣心中極為憤怒,今日就不吐不快!”
這位楊御史的突然發生震驚了所有人,包括那些已經離開數十步的一眾官員,城頭上監視者外面這些人的高起潛,守衛皇城的羽林軍,所有人都將目光轉向這位名不見經傳的楊御史,都想看看這位楊御史還能產生什麼樣的動作。
見此情形的楊御史似乎更加起勁了,“皇上啊,臣請皇上您聽一聽臣的看法,衛所乃天下安定之本,絕對不能輕動,衛所的兩百餘萬軍隊更是我大明屹立兩百餘年的脊樑,即便是現在的他們可不是小老鼠,一旦事情不對他們很有可能會直接拿起手中的刀槍!
到時候我大明就真的是外有建奴,內部有各種反叛的危機時刻了!如此一來,我大明危矣!
依臣看提出廢除衛所制的臣子就是大大的奸佞,就是非蠢既壞,他是想要我大明萬劫不復啊,請皇上重罰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