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氣!”
“好,現在本汗已經率領大軍大勝歸來,現在明軍佔我蓋州、鏽巖城,殺我數萬子民,此仇必報。
傳本汗命令,全軍修整三天,三日後,全軍南下將明狗趕下海!”
“大汗英明!”
…………
而當皇太極大軍渡過遼河這個訊息經過斥候傳到山海關時,朱由檢有些坐不住了,對於朱由檢來說,剛剛這幾天只是中途休息,接下來同樣是戰爭,也更加重要。
第二天,右鑲軍副總兵周遇吉帶領兩萬軍隊抵達山海關。
當天下午,朱由檢帶著這兩萬大軍以及孫承宗、李邦華眾重臣向寧遠而去。
其實朱由檢是想要一直到錦州的,可惜孫承宗、袁可立、李邦華等人極力勸阻,甚至就連王承恩等內侍也是痛哭流涕的勸阻。
無奈之下,雙方達成妥協,此行只到寧遠,不會再向北了。
用了一天的時間大軍抵達寧遠,此時遼東一帶的眾位將領都已經在寧遠等著了。
朱由檢連夜召開了軍事會議。
“諸位愛卿,現在察哈爾和建奴之間的大戰也已經結束了,察哈爾基本覆滅,從開平傳來的訊息,林丹汗帶著五千戰兵,數萬老弱已經踏上了西行的道路了,此後察哈爾恐怕再也不會存在了!
按理說現在的戰爭已經結束了,但是我大明此次出動十數萬大軍,耗費糧草軍械無數可不是就這麼一點兒追求的。
這一年來,九邊數十萬大軍全部進行了大規模的整頓,裁撤冗員、訓練精兵、安置軍戶,朕處罰了上萬的世襲軍官,在民間也留下了不輕的暴君名聲,朕在其中投入了數千萬兩白銀,所要的結果可不僅僅是打下來蓋州城,鏽巖城,這遠遠不夠。
朕這一次打破大明兩百餘年的傳統,御駕親征,親自來到遼東,也不是為了這麼一點兒蠅頭小利的。
再說了,這一仗我們贏了嗎?朕看沒有吧?
經此一戰,建奴徹底掃清了右翼的阻礙,建奴可以透過察哈爾的境地直接向我大明的進攻,從此遼東防線就成了擺設!
諸位想想吧,之後的情況將會多麼可怕!
朕已經命令楊國柱、祖大壽率領大軍進攻白城,此時白城的建奴軍隊不過五千人,相信白城能夠輕鬆拿下。
在同時我遼東大軍也要出動,目標就一個,那就是這裡。”
朱由檢手指指向沙盤上的一座城!
廣寧!
對於這一番話,所有人都感觸頗深,這一年來朝廷或者說是皇上地種種舉動他們也都非常清楚。在場的眾人多數都是軍中將領,這些將領基本上道德等方面的表現都極為不錯,因此對於皇上地舉動他們還是不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