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算是說的再好聽,愛卿也不會完全放心,朕就給愛卿說一點兒。
朕要對大明的變革還有很多,朕就算是長命百歲,這樣的變革也做不完,朕若是中途殺了變法的功臣,以後誰還會幫朕?朕是有遠大的志向,朕希望你能陪著朕看著大明冉冉升起!
朕只能給愛卿說這麼多了,你好好想想吧。”
周應秋再次沉默了,現在的周應秋有些糾結,事情有些複雜了,原本這種得罪天下多數士子的事情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做的,可現在兩個選項已經放在自己的眼前了,皇上和士子!
自己猶豫了,我到底要怎麼做?周應秋在問自己。
良久,良久。
………
“皇上,臣願意!”
望著周應秋那雙眼堅定同時雙腿仍然顫抖的樣子,朱由檢點了點頭,“好,周愛卿果然是真的肱骨之臣,朕就等著愛卿明日的表現了。”
走出皇宮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回頭看著皇宮,周應秋突然感覺一陣輕鬆。
是啊,自己現在又能做什麼呢?身上的所謂“閹黨餘孽”從來就沒有消失,甚至隨著自己從吏部尚書高升到內閣大學士而愈演愈烈,整個大明計程車子幾乎都看不上自己,自己的名聲可以說已經是壞透了。
現在自己能追隨的人還有誰?只有皇上了,只要皇上支援自己,自己還需要怕嗎?
看看皇上這一年來的種種手段,他發現皇上要做的事情就沒有不成功的。而且十分狠辣,計很有謀算,完全就是三思而後行的主,一個龐大的秦王一系都可以沒有絲毫猶豫的直接除掉。
並且現在只有皇上支援自己,並且重用自己,大丈夫既然來這世上走一遭,那就必然要留下一些什麼。
在周應秋看來,皇上只要能夠有足夠的決心,就想皇上剛剛說的那樣,敢於拿出數十萬的屠刀,這件事肯定是能做成的,至於中間死多少人,這又與我周應秋何干?
彷彿大徹大悟一般的周應秋大踏步的回到自己的家,然而他卻是一夜無眠。
………
今日,皇上果然如期展開了小場會,所議之事果然是大明的吏治問題,事到臨頭,周應秋突然又有些緊張,皇上,我們真的能成功嗎?
之後發生的事就讓他很是驚訝,畢自嚴竟然提出了十品官制,這不是和昨天晚上皇上的想法一樣嗎?難道皇上之前和畢自嚴商量過?
而之後發生的事情更是讓人震驚,在場諸位竟然只有李國普一人反對,周應秋有點兒想不明白。
按理說皇上昨日才到京,根本沒有機會和在場的這也多重臣單獨議事,那現在這種關乎天下士子的大事竟然大多數都是贊成的。這是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難道這就是皇上的把握嗎?皇上已經對朝廷中樞有如此的控制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