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徐光啟提出一個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又基本上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案,朱由檢對樣的模式很是滿意的,可惜的是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少了。
“皇上,若是天氣持續變冷,不僅僅是我們受到影響,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以及遼東的建奴恐怕會因為食物缺乏的原因而想辦法南侵大明,劫掠財物、糧食。
北方朝廷九邊的防禦壓力恐怕還將持續增加,軍事問題不得不重視。
還好之前皇上聖明,收復了河套地區和開平衛故地,有了這兩地,長城以內的腹心地區也就有了緩衝之地,形勢較為好轉。
但是遼東的建奴仍然實力雄厚,那奴酋也不是一個簡單之人,朝廷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兵部尚書李邦華提出自己的想法。
眾人紛紛出言表示贊同,天氣變冷產生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但這個對蒙古人和女真人的影響實在是需要他們提起足夠的重視,遼東現在大明一直處於守勢,每年所消耗的糧餉都是極為龐大的。
若是在國內災害連天時,建奴入侵,這樣對朝廷產生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一不小心,後果就難以挽回了。
接下來眾人紛紛發言,講述了一些自己針對天氣轉寒對大明影響的相關看法。
在場之人絕對算得上是這個時代精英之中的精英,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不少都是朱由檢以前所忽略的,現在提起都令朱由檢眼前一亮。
又想到一部分問題提出之後,朱由檢都覺得十分棘手,這些問題想要解決相當困難,不過朱由檢仔細思考後感覺最重要的還是錢,若是有足夠的錢,再加上朝廷願意花費足夠大的力氣都是能夠解決的。
這不由的讓朱由檢感嘆,說到底大明還是缺銀子啊!
足足一個是時辰後,眾人都講述的差不多了,朱由檢感覺這一個時辰自己是受益良多,對大明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心中已經又有了很多新的打算,新的想法。
略微消化一段時間,朱由檢再次開口說道:“諸位真不愧是朝廷的棟樑之才,大家考慮的都很全面,朕從其中學到了很多。
諸位提出了諸多問題,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已經不是簡簡單單,隨隨便便的了。
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朝廷的共同努力。說到底都是要變革、要改變的,自三皇五帝以來,數千年的歷史清晰的表明,沒有一成不變的制度,一切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
數日前的五軍都督府中,黃愛卿等人提出祖制是要變的,隨著時間的變化,現在所遇到的情況已經和兩百餘年前的情況完全不同,那麼制度也是要變的,而不是嚴苛死守得。只有這樣,才能有所成就。
古有商鞅變法讓秦國脫胎換骨,打下平定六國,一統天下的基礎。
又有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大興天下。
後有隋文帝定下科舉,此後千年科舉大興於中國。
……
當時四位愛卿的說法讓朕受益良多。
朕不由得想起那句古話: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