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二批勳貴到達五軍都督府衙門之前,朝中的內閣三位大學士,六部九卿已經從各種渠道知道皇上隆重的去了五軍都督府。
有些人心中已經有不祥的預感,畢竟皇上登基以來就不停的惹事情,甚至做的事情越來越大,甚至已經有人猜測朱由檢可能要進行變法!
這個念頭出現在他們頭腦中之後,他們就恐懼、害怕了,然而這個念頭卻總是揮之不去。
現在皇上又去了五軍都督府,皇上幾乎每次出宮去朝廷的相關部門總會有一些大事要發生,現在朝廷之中任務繁多,不管是刑部、戶部對地方吏員的整頓,還是秦王的大罪、西南戰事的善後等等。
他們這些官員們是如此的忙碌,為了順利完成這些任務,他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休息了。
前段時間皇上還讓他們想辦法解決吏員的惡性問題,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坑!
現在皇上怎麼又去五軍都督府了,還將所有的勳貴都叫過去了,這段時間眾人忙碌的天昏地暗,現在又要有大事發生,這些朝堂重臣們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他們有的已經在羨慕在陝西做事情的溫體仁、鄭崇檢,以及將所有精力都放在處理推廣新作物的徐光啟。
更可恨的是那僅僅用了五天時間就大刀破斧京城的一堆吏員給處理的乾乾淨淨,現在已經跑出順天府的戶部尚書鄭三俊。
原本這些在他們認為艱難的事情,現在看來都是美差啊,比在京城待著強太多了。
很快,又傳來訊息,皇上召見內閣三位閣老和兵部尚書李邦華,眾人已經明白,他們最擔心的事情真的要發生了,希望這幾位能頂得住勳貴們的壓力吧。
走在路上的李邦華心中很不爽,對於這次皇上的動作他已經有所猜測了,他覺得自己猜測的大差不差。
到時候他能怎麼辦?他李邦華在幾位尚書中算是資歷最淺的,從天津巡撫直接到兵部左侍郎,擔任這個官職不到兩個月就被提拔為兵部尚書,在兵部他直到現在甚至還沒有做到壓服所有人。
他的資歷淺就代表著其他人不重視他,甚至無視他,尤其是現在內閣的孫承宗也是極為知兵的。雖然他以前和孫承宗在遼東戰事的配合的很好,但是現在他卻對孫承宗在內閣感到有點兒不滿意。
這種感覺又讓他心中很不好受,這樣的感覺原本不應該出現的,這讓他感到十分愧疚。
當他帶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五軍都督府時,他被裡面的場景嚇了一跳,京城的所有勳貴都到了,都用彷彿冒著綠光的眼睛看著他,彷彿要把他一口給吞了。
嚥了咽口水,他走了進去,向皇上行禮後,站在一旁等待著三位大學士的到場,同時仔細思考著自己的對策。
三位大學士在得到訊息後,都是臉色變換,依照他們對朱由檢的瞭解,這次定然是大事情,而去五軍都督府恐怕只有一件事了。
三人對視一眼,大家彷彿都明白,他們必須盡力阻止皇上地舉動,他們代表著全體文官的利益,若是此時讓步,恐怕會被大明的文官們給噴死,之後絕不是簡簡單單的身敗名裂了。
至少一個奸臣的名聲恐怕是逃脫不了了。
三人一同向五軍都督府走去,三人也明白,要想讓皇上改變主意恐怕很難,他們能做的只能是盡力行事了,三人開口商量了一些對策,統一了一下基本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