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心事重重的回到文淵閣,三人柄退內閣中書舍人等閒雜人等。
“兩位大人,皇上恐怕不認可本官的意見啊,降爵已經是不小的懲處了,這可如何是好!”,李國普憂心忡忡的說道。
“哎,依本官看,皇上對宗藩不滿久矣,此次秦王之事皇上恐怕不會善罷甘休啊!僅僅是降低爵位看來並不能讓皇上滿意。這件事情恐怕是難了,若是皇上真的對秦王動手,朝野必然洶湧,諸位,咱們還是做好準備吧。”,黃立極一臉憂愁。
“兩位大人,這秦王府如此作惡,難道當年朝廷就這樣輕描淡寫的處理嗎?”,孫承宗開口詢問。
黃立極兩人對視一眼,“孫大人,你久不在朝堂,不知當時情形啊。秦王朱樉一脈是太祖皇帝冊封的大明第一任親王,意義非凡,萬萬不可輕動。
天啟三年時朝廷外有遼東局勢和西南之亂,內有閹黨、東林黨爭鬥不休,朝廷實在是經歷不夠,無暇處理這位地位崇高地藩王之事。
更何況我大明還沒有藩王因為搶奪土地而被治大罪的先例。
是故先帝念及宗親之情,僅僅對秦王申斥一番。”,黃立極悠悠地給孫承宗解釋。
孫承宗點點頭,算是明白了,當時他還在遼東,對朝廷當時的事情不太瞭解。
眾人也不再說活,開始進行各自的準備,雖說三人應共進退,其實大家各有各的想法,甚至對於這件事各自的利益也有不同,人皆有私慾。
...............
接下來的數日,三人驚訝的發現,朝野風平浪靜,彷彿秦王的事情沒有發生一樣,當然對於其他官員來說,仍然提心吊膽,每天都有某某省某某府的某某官員被抓進大牢的訊息傳到京城。
鄭三俊很是興奮的進入自己的房間,打量著手中的冊子。
當初在朱由檢的要求下,在刑部尚書鄭三俊的狂喜下,各地的大牢在這次行動中全部被劃歸邢部管轄,包括各地的衙役。
鄭三俊在得到朱由檢的通知時,他簡直就是欣喜若狂。
原本刑部在六部中的排名倒數第二,僅僅比工部略強一點。然而,皇上登基以來極為重視工部,各項工程源源不斷,尤其是現在的移民、築城事務,都是工部的事情,現在刑部幾乎被朝野忽略,鄭三俊可是非常著急。
現在機會終於來了,還是以前所有刑部尚書都忽略的、沒有想到的一方面,全國各省、府、州、縣的大牢、衙役。作為執掌全國刑罰的刑部掌握這些東西難道不是順理成章嗎?
一想到這些全部都歸刑部管理,刑部將直接進入地方,刑部的權勢將大增,他將成為千年來權勢最大的的刑部尚書,他就渾身顫抖,實在是太令人興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