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坐在武英殿的主位上,端起茶杯,輕輕的抿了一口。
周圍的太監宮女們都小心翼翼,他們這些人都是經歷過朝臣逼宮的,此時自然心中十分害怕。
看著他們的樣子,朱由檢就知道,大明的皇帝都被這些文官給欺負成什麼樣子了,朱由檢心裡很不爽,這還有沒有皇帝的樣子了,大明後期的皇帝們就是這樣過日子的嗎?
朱由檢想不通,明末為何也會出現文官們以頂撞皇帝為榮的現象。為什麼士子們會認為敢於頂撞皇帝的官員都是大大的好官,這些官員也很快就名傳天下,這種現象很不正常啊。
朱由檢默默的喝口茶,這種現象必須要杜絕,不然自己要是做的事情不合他們的利益,這樣的行為豈不是隔幾天就要來幾次?
據朱由檢所知,這樣的場景對大明的皇帝和官員來說只是小場面罷了。
當年的大禮儀之爭,嘉靖皇帝皇帝可是和那些朝臣們因為鬥了幾十年,這樣的逼宮的場景也不是沒有,那時可是有尚書參與的。
後來他爺爺萬曆皇帝因為立太子的國本之爭也是和大臣們鬥了幾十年,只是他爺爺失敗了。當然若不是萬曆失敗了,他也沒有機會當上皇帝。
再之後的天啟皇帝,閹黨和東林黨之間的爭鬥那才叫一個場面宏大,滿朝文武基本上都參與其中。不過人家魏忠賢厲害,再加上天啟皇帝就像不知道魏忠賢的囂張跋扈。
魏忠賢敢於直接在承天門外將那些鬧事計程車子們抓到詔獄。天啟四年以後就再也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沒想到啊,現在又捲土重來了。不過這只是小場面,最大的官員只不過是個正三品小官罷了,他不著急,慢慢來!
朱由檢再次拿起茶杯喝了口茶。
高起潛輕輕走進來道:“皇爺,內閣諸位閣老、六部九卿諸位大人求見皇上!”
“讓他們先等等,不要著急,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天塌不下來!”
此時的文淵閣可是熱鬧的很,幾位大學士、六部九卿都在這裡,不過這次都察院左都御史鄭崇檢被圍在中間。
鄭崇檢也是相當尷尬,發生這樣的事情也不是在場所有人想看到的,這樣的事情鬧出來,他們這些朝廷的核心人員畢竟收到不少人的指責。
發動這樣所謂的逼宮的史啟元定然天然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而且這段時間皇帝做的事情的確有點兒離經叛道了。
說實話出現這樣的事情眾人都是有所預料的,只是沒有想到這些人會一直忍到現在。
“諸位同僚,本官屬實是不清楚這些人竟然敢在本官的眼皮底下相互串聯。
不過這位史啟元平日裡極其節儉,不像是為了所謂的名利之人啊!”
“哼,這種事情都做的出來的人怎麼會不為名利?為何不向皇上上書,為何不在大朝會上提出?
看看承天門外的那些人,也可還有好幾位東林黨人啊!”,周應秋憤怒道。
“周大人,甚言!”,黃立極嚴肅的說道。
“本官嘴快,勿怪勿怪!”,周應秋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連忙道歉。
雖然周應秋不該提到東林黨這三個字,但是前面的話還是那麼一些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