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他親自前往皮島,對東江鎮的兵馬進行了全方位,裡裡外外的整頓,剔除了一群害群之馬,又將東江鎮的人馬擴充到三萬人,相信憑藉這這些人馬,東江鎮定然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年前,他才無意間發現,在遼東海上的島嶼上自己朝鮮境內都有著大量的遼東難民,初步估計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這讓他大為吃驚。
天啟年間,朝廷可是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安置了百萬有餘的遼東難民,沒有想到,遼東竟然還有這麼多的難民,這可如何是好?
無奈之下,袁可立給朱由檢寫了一份奏摺,向皇帝表達了遼東難民的生活艱難,請皇帝想辦法拯救這百萬黎民。
現在想必奏摺已經送到了。
另外他已經安排登萊開始大規模建造戰船,由於缺少木材,他們只能從朝鮮北部的密林之中砍伐木材。
對於朝廷讓他們在皇太極出征後牽制敵方兵力,袁可立感覺是沒有問題的,遼東這麼大,建奴跟本就防守不過來,到處都是漏洞。
遼東的斥候已經全部放出,只要建奴一有異動,他們就能最快獲得資訊,隨時做出準備。
錦衣衛的那個什麼諜報司也在建奴那邊有人手,他們的訊息還是非常準確且快速的。聽說這個諜報司還是皇帝剛掌控錦衣衛就設立的機構,現在看來皇上果然深謀遠慮,這個諜報司還是很有用處的。
當天下午,一匹快馬衝到錦州城。錦州總兵孫傳庭看到諜報司的信件後,連忙快馬將信送往位於寧遠的督師將軍府。
寧遠,袁可立看到信件後,心中也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悲,喜的是建奴放棄出兵,遼東也不需要用尚且沒有行成戰鬥力的軍隊去進攻了。自己還有足夠的時間來訓練軍隊,只有精兵才能夠真正的收復遼東,收復遼陽、瀋陽。
況且朝廷鑄造的紅衣大炮正在不斷得往遼東運,寧遠和錦州城頭上的紅衣大炮也漸漸增多,而這都需要足夠的時間。
悲的是失去了讓林丹汗和建奴兩敗俱傷的機會。
不過也還好,要想徹底消滅建奴還是要靠大明自己的力量,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是萬萬行不通的。
袁可立又寫了一份奏摺,連帶著這封信,讓人向京城送去。
而此時,林丹汗也知道了建奴放棄了西征。他長長的鬆了一口氣,放棄了就好,天知道從大同到白城這一路上,他是多麼的害怕,一想到卜石兔身死的場景,他就渾身顫慄。
現在好了,皇太極放棄了,自己也該好好做準備了,當務之急就是處理察哈爾左翼之事以及和明國的互市。
他派出了特使慶格爾泰趕往明國京城,商議互市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