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可知道產量如何,能否豐收?”,這個問題是要確定的,接下來該做的事情還是要根據產量來確定。
“皇上,臣經過了調查,發現今年豐收是一定的,一畝地的產量應該可以超過六石!”,徐光啟給皇帝報了一個穩妥的數字。
六石,已經很多了,普通的水稻即便是上田的產量也不超過三石,普通的田地一畝也不過兩石,這個時候的一石放在後世大約有一百九十餘斤,六石已經足夠了,足夠了啊!放在後世在化肥的作用下,一畝地能有兩千五百斤左右的產量,現在也不少了!
朱由檢猛的一拍桌子,“好!愛卿此次立了大功!來人,給徐愛卿賞賜白銀千兩、布百匹!”
“臣謝皇上恩典!”
“徐愛卿,對於之後紅薯的推廣種植,不知愛卿有何想法?”
“皇上,臣認為,所想讓紅薯種植更快地推廣開來,臣認為最重要的是讓百姓們認識到紅薯的高產量,只要百姓們相信這一點,之後甚至不需要朝廷督促,各地的百姓們必然會主動的去種植,事半功倍!
請皇上明鑑!”
朱由檢不由得點點頭,的確是這樣,對於大明的農民來說,只要讓他們看到豐收的方法,自然會有人前仆後繼,看看大明各個城市的糞郎,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獲得的,糞肥這個職業可是相當的搶手。
農家肥可是很補的!
更何況現在能夠增產三倍的糧食作物,只要老百姓們看到了真實的產量,之後恐怕就不用朝廷再去費勁心思的去推廣了,一切將水到渠成!
“不錯,徐愛卿考慮的很周到,這樣吧,朕會讓人在京城內進行宣傳,後天收穫的時候允許一些百姓到黃莊觀看。這樣吧,允許過去五百人,再多也不好處理,在京城周邊選拔一下,這些人只能是農民,而且需是當地有名望的人。
另外,為了表示朕對糧食的重視,朕會帶著文武百官去實地觀看、監督,愛卿你也做好準備。
保衛的事情就交給羽林軍,錦衣衛、東廠也會出力,愛卿好好的準備後天的紅薯收穫!”
聽到皇帝要親自去皇莊,還要讓百姓過去,徐光啟額頭見汗,這要是萬一有什麼人混入其中,後果不堪設想啊,滿朝文武能放過自己?
不過看皇帝的意思,恐怕是勸不住了,皇上那裡都好,就是喜歡往宮外跑,這成何體統啊!
“皇上,臣覺得皇上還是不要去了,若是有些刺客潛入其中,臣還有何面目再見皇上啊!請皇上三思!”
這話聽起來也有那麼一些道理,可是還不是希望自己待在皇宮裡,最好一輩子不要出去。說什麼危險,皇帝的親耕典禮的一畝三分地不也是在郊外嗎?不還是每年都要辦嗎?
“無事,羽林軍和錦衣衛會做好保衛工作的,這麼多人難道還防不住五百名百姓嗎?朕後日定然會去的,文武百官、勳貴們都要去!
愛卿,你是對於紅薯這種作物是瞭解的,一旦紅薯在我大明推廣開來,我大明子民每年能夠少餓死多少人啊!
朕可不是那些何不食肉糜的混賬,朕的子民們過著什麼樣的日子朕很清楚,每每想起,朕都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而這一切都很快將改變,每早一年將紅薯、土豆給推廣開來,不誇張的說就能拯救十萬人以上。
現在這隻需要朕出城一趟,就能將紅薯的推廣提前一兩年,那就是一二十萬百姓的命啊,朕為什麼不去呢?愛卿不必再說了!”
徐光啟聽得都一愣一愣的,“吾皇仁慈,大明百姓何其幸也,能有如此君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