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上的這個奏本,朱由檢不由得輕輕點頭,這幾位臣子都不錯,基本上是公平公正的處理了,該從重處理的倒是也沒有手軟。
比如浙江巡撫潘汝禎就被認為應當處死,抄家,這位潘汝禎在地方上可是對魏忠賢奉承的很,甚至建生祠這件事就是這位大明的好臣子首先提出來的,可以說處死他毫不為過。
這一類的還有不少,共計處死大小官員二十三人,貶官的有四十三人,撤職回家達到五十六人。
總體而言,處理的非常不錯,朱由檢還是很滿意的。
“皇上,臣等還有個問題沒有處理清楚。這裡是朝中一些雖然和魏忠賢有一些關係,但是並沒有作惡事的一些官員,臣等四人存在分歧,還無法確定到底該如何處理。”
見皇上似乎相當滿意,李國普起身將另外一份奏表送了上去,說出了他們四人的分歧。
朱由檢不由得一愣,這個問題他還是有一些想法的,魏忠賢的所謂閹黨,多數人恐怕都是一些投機之人罷了,畢竟天啟皇帝也信任魏忠賢,給了他很大的權力。
這個時候在他們面前擺著這樣一條簡簡單單的升官之路,他們能做到無視嗎?依朱由檢來看,他們恐怕做不到這一點。
若是僅僅是所謂的投靠魏忠賢,並沒有藉此作什麼惡事的話,朱由檢感覺是可以放過他們這一次的。
畢竟現在的朝堂上,那些真正作惡的官員已經抓進了大牢,剩下的人朱由檢原本就沒有一網打盡的想法。
若是全部進行處理了,那麼朝堂之上的重臣幾乎為之一空,再提拔官員的話,不說影響朝廷的正常運轉,那些被魏忠賢整下去的東林黨官員再回來了,事情就麻煩了。
現在應該做的是繼承天啟皇帝和魏忠賢所留下的遺產,接納這一批不算閹黨的大臣們,迅速的讓他們為自己所用。
他們這些人都是私德有虧之人,可以說是有把柄在朱由檢的手上。
在一些事情上,他們能靠的就只有大明的皇上自己了。
如此一來,朝廷重臣幾乎都被自己快速的掌控。再加上孫承宗、徐光啟這一批朱由檢提拔上來的人,或多或少的與魏忠賢不對付。
與此同時整個朝廷也就不會變成鐵板一塊兒,有了競爭,才有活力,自己才能更容易的掌控朝政。
而在歷史上崇禎皇帝可沒有放過這些人,盛怒之下的崇禎皇帝極大的擴大了打擊範圍,總計處理官員多達三百餘人,而且都是從重處理。
後果呢?閹黨勢力從朝堂之上一掃而空,崇禎皇帝大肆提拔了一大批東林黨人,讓原本在朝堂上已經被打壓下去的東林黨人死灰復燃。
新提拔上來的東林黨人很快就讓朱由檢看清楚了他們的真面目,很快就再次被崇禎皇帝趕回家,還好東林黨真正的中堅分子都已經死了,不然的話,崇禎皇帝想把他們再次請走就不會這麼容易了。
“既然並沒有作什麼惡事,這些人就算了吧!”。
鄭崇檢準備起身反對,但看到朱由檢堅定的神色,猶豫了一下還是閉上了嘴巴,沒有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
看起來皇帝也是下定了決心,事情已經很難再改變了,不過這些人的確沒有什麼大錯,在當今官場上實在是太常見了。
若真的是從輕處置的話,官場之上的這種風氣該怎麼辦,難道要繼續這樣下去,或者再花費更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解決嗎。不知道皇上是怎麼想的。想到這裡,他不由得再次抬頭看了一眼朱由檢。
得到朱由檢的首肯,李國普也鬆了一口氣,這件事情算是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