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五月初六,皇太極下令出兵,出兵六萬,號稱二十萬,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德格類、濟爾哈朗、阿濟格、嶽託、薩哈廉、豪格等幾乎建奴的所有精銳全部出動。
準備一舉拿下寧錦兩城。
很快袁崇煥的偵騎就探查到皇太極透過遼河,連忙作出如下佈置:
滿桂移駐前屯,孫祖壽移駐山海關,黑雲龍移駐一片石。
錦州防務:以副總兵左輔統金國奇為左翼,以副總兵朱梅為右翼,平遼總兵趙率教居中排程,賈勝領奇兵東西策應,鎮守太監紀用駐錦州。
五月十日,皇太極命乘夜進軍,輕取右屯衛城,直奔大淩河城。
皇太極自率兩黃旗和兩白旗兵為中路,直趨大淩河城;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貝勒碩託及總兵官、固山額真等,率兩紅旗和鑲藍旗的兵馬為右翼,直趨錦州城;三貝勒莽古爾泰率正藍旗的兵馬為左翼,直取右屯衛。
由於大淩河城未修繕完畢,守軍退往錦州,各地的小堡也紛紛撤兵,回到錦州、寧遠這些大城,堅壁清野。
後金軍連下兩城,三路大軍在錦州城外會師,錦州總兵趙率教調兵在城外與後金激戰,不敵撤回錦州,錦州城遭到皇太極四面合圍。
明軍趙率教、紀用假意和談,由於後金驟然來襲,大明還沒有準備好,想要拖延時間。
皇太極見自己的回信,對方久不回覆。
在五月十二日下令開始進攻錦州城。
雲梯、撞城車開始出動。城上,趙率教親自在監督,城上箭如雨下,金軍哀嚎不斷,終於抵達城牆下,豎起雲梯開始攀爬,此時明軍紅著眼向下咋石頭、金汁。城頭上更是不斷有火炮聲響起。
這些士卒大多數都是遼人,他們和城下這些人有著深仇大恨!
如此,後金軍強攻一整天,毫無效果。
當天晚上,金軍大營哀嚎不斷,經統計,陣亡八百餘人,受傷將近兩千。
聽到這個數字,大營裡的人都沉默了,這可都是八旗精銳啊!雖然一大半都是漢人,但這個損失太大了。
皇太極咬牙決定繼續進攻,派人回去瀋陽再調派一萬軍隊過來支援。
五月十三日,皇太極沒有再次進攻,攻城戰損失太大了,他多次勸降,都被趙率教拒絕。
他再次發兵進攻,一日下來,毫無結果,徒增傷亡。
接下來的幾日又是不斷的勸降、拒絕、攻城。雙方都傷亡慘重,或許是因為後金軍太過強大,雖然明軍是守城的,但是雙方的傷亡比例將近一比一。
五月十七日,皇太極見久攻不下,收縮對錦州城的包圍,聚兵於城西二里處結營,以防明朝來援的軍兵,同時希望創造時機和明軍野戰。
這幾日的攻城戰,後金軍隊死亡將近兩千,受傷超過六千。
而明軍傷亡總數也將近九千。
五月十二日,後金出兵六萬,號稱十五萬大軍,包圍錦州城的訊息傳回京城。
京師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