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啊,魏忠賢這是瘋了?這位便宜皇兄竟然還同意了?朝野眾臣也沒有人反對?這是赤裸裸的挖大明的根基啊!
朱由檢完全是看不懂現在的朝局了,想不通。他相信徐光啟看得懂,畢竟宦海沉浮一輩子了。
他抽空去田莊去詢問了一下徐光啟,徐光啟自然也聽說了在京城傳的沸沸揚揚所謂“寧錦大捷”的封賞。
徐光啟現在畢竟已經辭官了,他仔細思考了一番是否應該給這位殿下講講。
還是決定還是給朱由檢很中正的解釋了一番,也沒有站在大部分文官的角度,他言道:
“既然殿下專門過來向我這個老頭子詢問,我就詳細給殿下說說,還希望殿下將此事爛到肚子裡。
魏忠賢此人有大才,他解決了很多問題,至少這幾年遼東不怎麼缺銀子,依我看,他就是皇帝手裡的一把刀,這不,短短三年,東林黨的領袖人物大部分都死了。
在朝堂之中東林勢力為之一空,數十年來的黨爭現象,這幾年在朝堂已經減輕了很多。
至少現在朝廷能辦一些事情了,四年前,老夫還是禮部右侍郎的時候,嘖嘖嘖,朝廷什麼事情都辦不成,每天都是彈劾這個彈劾那個。
但是,這魏忠賢私心太大了,你看看那什麼魏良卿這次被封了什麼?還有那什麼三四歲的從孫,我呸!此人還是格局太小!我看此人自己他拿些親信手裡肯定有一大批銀子!”
看來徐光啟對魏忠賢的感官不是太好啊。
他又再次問道:“那為什麼百官都同意了嗎?是因為他們都是所謂的閹黨嗎?”
徐光啟聽到這話搖搖頭,還是太年輕,“殿下說笑了,朝廷的那些重臣,都是經過聖人教導的,大多數都是有操守的,當然了就像那個左都御史崔呈秀之類的人就另當別論了。
數年前的時候,他們大多數不過是因為他們和所謂的東林黨不是一夥的,再加上魏忠賢這種太監就代表著皇帝。
所以最開始的時侯他們也就跟著魏忠賢向東林党進攻,只能說是相互合作。
東林黨敗落以後,這些人實際上發現魏忠賢的勢力太大了,所以就開始遠離魏忠賢,他們現在其實是聽皇上的。
這件事百官之所以同意,其實是在試探陛下是否還是對魏忠賢信任,同時也是為了放大魏忠賢的野心。
要知道,欲使人滅亡,先使其瘋狂。
一旦陛下對他的信任用光,他也就完了!
畢竟他只是一個太監,他所有的權利都來自陛下!
殿下你就不用擔心了,那魏忠賢再猖狂也不敢找殿下你的麻煩,我們就好好的種下這些甘薯。
爭取明年推廣到全京城,到時候我大明定然再無餓殍!”
說著,他老向東方,朱由檢感覺他眼中彷彿有光。
朱由檢聽完後,心中頗有感觸,這些人都是老油條了,輪到自己時真的能夠為我所用嗎?用不了兩個月就到自己了啊。
PS:求推薦票,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