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遼東,一片冰天雪地,明末的遼東可是比現代冷的多。
此時的遼東與數十年前相比冷清的多!數百萬人逃離遼東!
瀋陽城,天啟五年,努爾哈赤遷都於此,改名盛京。
天啟元年,建奴奪取了瀋陽,遼陽(建奴稱東京)兩重鎮,以及遼河以東的所有土地!
甚至在天啟二年,大明又丟失了遼河以西的西平堡、廣寧、義州等地。
在半年前的寧遠之戰中後,袁崇煥因功被封為遼東巡撫,現在坐鎮寧遠城!平遼總兵趙率教坐鎮錦州城。構成一道臨時的寧錦防線!與建奴對峙!
天啟五年,努爾哈赤將都城從遼陽遷到瀋陽,主要原因還是是東江鎮毛文龍的不斷騷擾,遼陽更靠南一些。相對而言瀋陽更加安全!
此時的東江鎮勢力還是不小的,遼東沿岸各島嶼上漢人多達數十萬人,有兵員將近十萬人!
依靠著朝廷的糧餉、自己進行種植、劫掠、朝鮮的支援!東江鎮的勢力不斷擴大,在遼東半島,鴨綠江西岸控制著較大地區!
努爾哈赤來進攻,東江鎮就縮回到沿岸的島嶼,建奴沒有水軍,對他們無何奈何!
努爾哈赤被逼無奈,選擇了位置更靠北的瀋陽城!並對瀋陽進行了一定規模擴建,城牆家高加厚,最重要的是皇宮的修建。修建時間長達三年,不知道究竟死了多少漢人!
此時後金皇宮規模也已經不小!但和後世相比還是差了很多。由於時間倉促,目前而言只建成了大政殿和十王亭。
今日登基不到三個月的後金大汗皇太極,還沒有完全控制住整個後金。
此時正在院子裡饒有興趣的看著眼前的東西!
這正是朱由檢造的蜂窩煤爐!
皇太極登基才三個月,其對後金整體的控制度並不高,此時建奴還只有滿八旗。
其中皇太極僅僅掌握著兩黃旗,實力並不是最強,而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一母同胞三親兄弟掌控者兩白旗,
這兩白旗在努爾哈赤活著的時候是兩黃旗,皇太極給改了名字!自然戰力最強,再加上努爾哈赤留下的親軍,此時他們三兄弟的力量最為強大!
兩紅旗由努爾哈赤長子掌控,兩藍齊則分別由阿敏和莽古爾泰掌握!
就是在這樣的不利狀況下,此人還派遣人馬到大明京城刺探情報!
恐怕朱由檢都想不到,自己拿出蜂窩煤爐還不到一個月,而從京城到瀋陽都需要最快的馬車也要半個月。蜂窩煤爐已經到達皇太極的眼前了!
由此可見建奴對大明的滲透之深!皇太極野心之大,恐怕努爾哈赤都比不上他!
若是朱由檢知道這件事情,也不知道能不能再睡得著覺!
皇太極身邊的正是他所器重的武拜,滿州正黃旗人。他目前負責的就是建奴的情報工作!
建奴或許是因為其起家原因不同,非常重視情報工作,而皇太極也把這項工作交給了他最信任的武拜。
情報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大明的情報偵查!
因此武拜在這三個月,秘密潛入北京,在努爾哈赤時代的基礎上,對大明境內加強了情報的刺探工作!
這三個月獲得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眼前的煤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