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空競技場備受矚目的選手,往往都會被觀眾冠於名號。
這個階段,是觀眾陸續轉變成粉絲的一個過程。
而名號的誕生,則取決於選手在擂臺上表現出來的特點。
莫羅在上擂比賽的時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見招拆招失敗後,直接當場沉思覆盤,思考著能立刻找出一個更好的應對方式,然後引導著對手重現上一回合的交鋒。
如果遇到的對手錶現出精湛武技,那他的思考頻率和間隔,就會有明顯的增長。
於是幾天時間下來,關注莫羅的這些觀眾和粉絲,都是認同了「沉思者」這個稱號。
並且他們從中發現一個規律。
那就是莫羅在擂臺上的沉思時間越長,就代表著對手的水平越高。
這段時間,作為話題中心的莫羅,當然也聽到了所謂的沉思者名號,更有許多粉絲前來索要簽名。
天空競技場的氛圍大抵如此,有著存在感相當強的粉絲效應。
又因為武鬥比賽能當場開盤,所以很多喜歡在現場下注的觀眾,都會自發的成為那些常勝選手們的狂熱粉。
對於這些無可避免的現象,莫羅並不怎麼在意。
所謂的沉思者名號,怎麼說也比原著中的什麼手刀奇犽、推掌小杰的來得好聽。
只是他可以不在意名號,卻不會忽視來自粉絲群體的潛在威脅。
想想看,要是突然有一大群粉絲衝過來……
這種堪稱混亂的場面,簡直是給殺手提供一個絕佳的刺殺環境。
甚至人群中要有殺手突然掏出一把大菠蘿,莫羅都不會覺得奇怪。
他來天空競技場,一方面是要磨練自身的實力,另一方面是以光明正大的姿態去迎接來自諾蘭的報復追殺。
但這並不代表著他會大方的給出一個諸如被粉絲包圍的刺殺機會。
到了第五天。
莫羅打滿十場比賽,毫無壓力的晉升到100層。
天空競技場的層級之中存在著幾道分水嶺。
從1層到100層,就是第一道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