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話語還未說完,楚風笑著抬手將其擋了回去,反而安慰地說道:
“當酒喝到最烈,都沒有一絲酒意,酒就沒有意思了;當自己做的一切,都能夠猜到結果,做人也就沒有意義了。
我知將軍之心,更無半點懷疑之意,請勿多想,以後對皇宮的監控,依然是外鬆內緊,此事已經發生,以後小心就是了。”
楚風輕描淡寫將此事壓了下來,並無斥責對方,也無責怪高順之意。
更沒有讓他追查原由,因為查來查來去,不過是些鑽坑挖洞的鼠類,絲毫沒有意義。
此舉令高順對楚風感恩萬分,誓死追隨之心毫無動搖。可是他對楚風先前說的那段話,左思右想後,仍然似懂非懂,頗為不解。
......
青州有一山,名曰泰山,此山磅礴起伏,山勢陡峭,高聳入雲,山中林木茂盛,瀑布轟隆,猿啼兇吼之聲不絕於耳。
凌晨之際,諸葛亮身臨山峰之巔,頭戴綸巾,手執羽扇,一襲白衣隨風飄逸,颯颯作響。
他舉目遠望,遠處山脈重巒疊障,雲霧皚皚。
環視一下四周,只見山峰之上林木密佈,卻不是尋常所見的青翠之色,而是略顯厚重的青黑色。
使得整個泰山看起來,彷彿大筆濃墨勾勒出來的水墨畫一般。
這時山頂上的一處平地之上,正有數十名青衣少年,頭梳道髻,身穿道衣。
有的在地上不斷勾繪著一些繁複的符文,有的鋪設香案,往來交錯,處於行色匆忙之中。
空中籠罩著一層鉛黑色的陰雲,幾乎舉手可觸,以至於晌午時分,仍沒有多少陽光灑下,呈現一副風雪欲來的陰沉模樣。
此時諸葛亮,估摸了一下時辰,袖中之手掐指一算,覺得應該可以啟壇做法。
身後的法陣、香案俱已完成,數十名道衣少年,按八卦方位,皆盤膝坐下。
他們雙手各掐出一記法印,交叉疊於胸前,口中道文念念不絕,烈風鑽入,身上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衣鼓盪不停,凹凸起伏,砰砰作響。